第123章 买家具(1 / 2)

这可把徐华和徐亮激动坏了。

两人眼睛放光,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自行车,迫不及待地跨了上去。

这些年,徐庶时常回徐家村,每次回去都骑着自行车。

徐华他们跟着徐庶,耳濡目染,早就学会了骑车。

此刻,他们兴奋地在仓库前的空地上骑了几圈,感受着风从耳边吹过,满心都是对新生活的期待。

之后,徐庶带着两人来到采购科办公室。

一进门,他便热情地向同事们介绍徐华和徐亮。

同事们纷纷投来友善的目光,热情地打招呼。

大家围坐在一起,聊工作、谈生活,气氛十分融洽。

不知不觉,时间悄然流逝,眼看就要到午饭时间了。

徐庶这才带着两人起身,离开了采购科。

三人来到保卫科,接上了已经完成报到流程的徐海涛。

此时,四人三辆自行车,浩浩荡荡地在街上寻觅合适的饭店。

找了好一会儿,终于选定一家干净整洁的饭馆,点了几样家常菜。

一边享用美食,一边分享着上午的经历,欢声笑语不断。

吃过午饭,他们回到四合院,便马不停蹄地开始收拾屋子。

毕竟都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干劲十足。

而且这两间倒座房面积不大,每间也就十平米左右。

他们分工明确,扫地、擦窗、整理杂物,配合默契。

没过多久,两间屋子便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焕然一新。

收拾完,他们取出事先买好的锁,将门锁好,接着便前往隔壁院子。

徐海涛暂时独自住在这个四合院。

徐庶之前特意打听过,虽说这个四合院就在红星四合院隔壁。

但里面的风气却截然不同,邻里之间关系和睦,互帮互助,倒和徐家村有几分相似。

而且徐海涛分到的是一间倒座房,面积有二十多平方米,空间宽敞。

综合考虑后,徐庶才为他选择了这里。

四人齐心协力,花费了半个小时,把徐海涛的屋子也收拾得井井有条。

随后,他们骑着自行车前往街道办,打算挑选一些能用的家具。

其实,徐庶原本计划带他们去信托商店购置家具,那里的家具品质上乘。

可徐华他们看到徐庶自己家里用的都是从街道办买来的便宜家具,说什么也不愿意去信托商店。

徐庶拗不过他们,只好先带他们来街道办看看,心里想着要是实在配不齐,再去信托商店也不迟。

到了街道办仓库,他们才发现,这里的家具被人挑选了这么多年,剩下的大多破旧不堪,几乎没什么好东西了。

徐海涛他们三人在里面挑挑拣拣,费了好大劲,连一家所需的家具都凑不齐。

徐庶见状,大手一挥,果断说道。

“走,咱们去信托商店!”

来到信托商店,徐庶根据三间屋子的大小,精心为他们搭配家具。

他挑选的家具材质都是名贵木材,而且因年代久远,历经岁月沉淀,每一件都颇具韵味,算起来也算是古董了。

徐庶这么做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些家具质量上乘,坚固耐用,能够使用很久。

二是考虑到未来,这些家具都价值不菲,万一以后生活遇到变故,他们的晚辈也能有个依靠,不至于陷入困境。

他们在商店里仔细挑选,反复比较,花了整整一个小时,终于把三家的家具都配齐了。

之后,徐庶在街上找了两个经验丰富的“窝脖儿”师傅,谈好价钱,将这些家具小心翼翼地搬上车,运回家去。

回到四合院,又是一番忙碌。

在“窝脖儿”师傅的帮助下,他们把家具一一安置妥当。

这一趟下来,又花了将近一个小时。

此时,天色渐晚,四人虽然疲惫不堪,但看着布置好的屋子,心里都充满了成就感,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了希望。

徐庶原本打算,等屋子收拾得妥妥当当,就前往供销社购置些生活用品,主要是洗漱用品之类的。

至于让他们自己开火做饭,实在不太现实。

这屋子拢共才十平米,摆上床、衣柜、书桌、椅子和凳子后,空间被填得满满当当,几乎连落脚的地儿都快没了。

况且,他们三人里也就徐海涛会做饭,可那手艺,和徐庶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思索再三,徐庶大手一挥,直接拍板。

“以后吃饭,都来我家!”

此言一出,徐华、徐亮和徐海涛先是一愣,随即脸上绽放出惊喜的笑容。

紧接着,每个人都把自家钥匙分给另外三人一把。

如此一来,往后不管谁有个急事,都能互相照应,方便许多。

待这些琐事处理完毕,天色已然完全暗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