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调查清楚(2 / 2)

想到这儿,徐庶愈发觉得谨慎为妙,反正屋子就他一人住,空间宽敞,把自行车放屋里正合适。

晚上只需关好门窗,想必也足够安全。

安置好自行车后,徐庶才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简易的炉灶前准备做晚饭。

由于没有像样的灶台,仅靠着一个小火炉,能做的饭菜十分有限,不过是些简单的粗茶淡饭。

但这些年,徐庶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他熟练地摆弄着炉灶,不一会儿,屋子里便弥漫起饭菜的香气。

尽管饭菜简单,可他吃得津津有味。

也许是因为这次自行车事件,徐庶在院子里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接下来的几天,竟意外地过了一段安稳日子,院子里那些人似乎都暂时收敛了些。

这几日,徐庶每日清晨都会跨上那辆崭新的自行车,准时与刘建军会合,而后一同外出采购。

刘建军的采购任务其实早就完成得七七八八了,加之当下物资采购愈发艰难,市场上货源稀缺。

两人奔波许久,收获却寥寥无几。

不过,此行的重点倒也并非单纯采购。

主要是刘建军带着徐庶,传授他采购的门道与技巧,悉心培养这个初入此行的新人。

毕竟徐庶虽说身怀一手精湛的打猎技艺,可身处北方,山林并非近在咫尺,也不可能随时进山打猎获取物资。

要想在采购科站稳脚跟,这些实用的采购本领,他是非学不可。

徐庶也明白其中关键,一路上全神贯注,虚心向刘建军请教,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可就在徐庶一门心思跟着刘建军学习的时候,四合院那头,贾张氏与易中海却没闲着。

两人心里一直惦记着怎么给徐庶使绊子,压根没打算就这么轻易放过他。

之所以迟迟没有行动,是因为易中海心里还有顾虑。

他深知徐庶背后或许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背景,得先把情况摸清楚,才能制定周全的计划,做到一击即中。

而贾张氏呢,每天像个幽灵似的,在四合院的各个角落游荡,一双眼睛死死盯着徐庶。

就盼着能抓住他的小辫子,好借机发难。

功夫不负有心人,贾张氏还真有所发现。

她留意到,徐庶每天出门,都会仔仔细细地把房门锁上。

贾张氏心里暗自得意,要知道,当年易中海为了让红星四合院能评上先进四合院,可是煞费苦心,定下了诸多规矩。

其中一条便是四合院的事情必须在院内解决,美其名曰 “家丑不可外扬”。

还宣称一旦传出去,会严重影响四合院的名声,让院里的年轻一辈在婚嫁时都受牵连。

而另一条规矩,就是不准四合院的人家锁门。

易中海把这说得冠冕堂皇,称之为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营造出一片和谐太平的景象。

不得不说,靠着这 “捂盖子” 和 “不准锁门” 的手段,红星四合院还真连续多年被街道办评选为先进四合院。

如今徐庶每天锁门,在贾张氏眼里,这简直就是在公然破坏四合院的规矩。

极有可能让四合院丢掉这来之不易的先进称号。

贾张氏如获至宝,赶忙把这个 “重大发现” 告诉了易中海。

易中海听后,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他心里清楚,不准锁门这规矩可是自己定下的,是他掌控四合院的重要手段之一。

徐庶敢这么做,无疑是在公然挑战他的权威,这让他怎能不恼火?

可易中海毕竟老谋深算,他强忍着心头的怒火,并没有选择立刻出手。

他心里明白,在没彻底搞清楚徐庶的背景之前,贸然行动很可能会惹出更大的麻烦。

他决定继续等待,等把徐庶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

再利用这个机会,一举将徐庶赶出四合院。

让他知道在这四合院里,到底谁说了算。

于是,易中海叮嘱贾张氏,这件事暂且不要声张,继续密切留意徐庶的一举一动,看他还有没有其他把柄可抓。

接下来的日子里,贾张氏像个尽职的 “特务”,时刻关注着徐庶的行踪,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而易中海呢,在轧钢厂里四处托关系、找熟人。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经过好几天的打听,总算是把徐庶的情况摸了个底儿清。

当得知徐庶原本只是密云那边徐家村的一个普通村民。

仅仅因为打猎技术高超,才被轧钢厂采购科破格录用,背后压根没有什么强大的背景。

更不认识李怀德时,易中海肺都快气炸了。

他觉得自己被徐庶这个毛头小子给耍得团团转,白白忍气吞声了这么久,放任徐庶在四合院里肆意妄为。

他心里清楚,要是这件事被贾张氏知道了,那女人肯定会在背后对自己指指点点,说三道四。

想到这儿,易中海对徐庶的恨意达到了顶点。

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恰好今天是周六,明天大家都不用上班,时间上十分充裕。

易中海觉得,收拾徐庶的绝佳时机,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