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眼见着聋老太太都被徐庶说得无言以对,灰溜溜地离开、
心里明白,这次自己是彻底拿徐庶没辙了。
他又气又恼,却也无计可施,只能恶狠狠地撂下一句狠话。
“徐庶,你别太得意忘形,风水轮流转,往后指不定哪天你就得求到我头上!”
说罢,他和一大妈赶忙扶起仍蜷缩在地上、疼得龇牙咧嘴的傻柱,灰溜溜地离开了后院。
待易中海一行人消失在众人视线中,原本因这场冲突而紧张压抑的后院,瞬间又热闹了起来。
今日这场风波,可谓精彩纷呈。
众人不仅看了一场激烈的“好戏”,徐庶方才那些振聋发聩的话语,更是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巨石。
让他们隐隐觉得,似乎发现了某些一直被隐瞒、至关重要的东西。
于是,大家纷纷拉着平日里关系亲近的邻居,三两成群,一边往家走。
一边迫不及待地探讨起刚才发生的一切,试图从徐庶的话里,挖掘出更多深意。
没多会儿,后院里便只剩下徐庶、许大茂和刘海中三人。
刘海中此前一直盘算着拉拢徐庶,好一起对付易中海。
但他心里始终有个顾虑,担心徐庶太过强势,自己根本无法掌控。
因此一直犹豫不决,迟迟没有付诸行动。
直到有一天,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儿子刘光齐。
刘光齐听后,微微皱眉,一脸认真地对刘海中说道。
“爸,我觉得您这想法有些好高骛远了,就好比还没学会爬,就想着怎么奔跑了。”
刘海中满脸疑惑,忙问道。
“光齐,你这话啥意思?我咋没听明白呢?”
刘光齐耐心解释道。
“爸,我的意思是,您瞧,您连把一大爷赶下台这件事都还没迈出第一步呢。
就开始操心怎么掌控徐庶了,这想得是不是太远了些?
第一步都没跨出去,您就算设想得再多,那也都是白搭,根本落不了地。”
刘海中若有所思,似乎有点听懂了儿子的意思,便示意刘光齐继续往下说。
“光齐,你接着讲。”
刘光齐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
“爸,既然您一心想把一大爷拉下马。
那您看,现在这四合院里,也就只有徐庶有这个本事和胆量跟一大爷对着干。
所以啊,您不妨先跟徐庶交好,借助他的力量,把一大爷先弄下台。
等您成了四合院新的一大爷,再考虑其他事儿。
就徐庶这个人,我最近一直在观察,也算对他有了些了解。
他这人性格很鲜明,属于那种‘敌不犯我,我不犯敌;敌若犯我,百倍还之’的类型。
到时候,咱们只要继续和他维持好关系,他肯定不会跟咱们作对的。”
刘海中听完儿子这番话,只觉茅塞顿开,仿佛一道光照进了心里,豁然开朗。
他满脸欣慰,对刘光齐赞不绝口。
“光齐,还是你脑袋瓜好使,这读过书的就是不一样!
你说得太对了,我之前咋就没想到呢?
多亏了你,不然我还不知道得在这事儿上纠结多久。
再看看你那两个不争气的弟弟,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一点忙都帮不上。”
因此就在那个夜晚,刘海中下定决心,准备找个合适的机会,请徐庶吃顿饭,拉近彼此关系。
然后再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谁能想到,今天就碰上了这么一场大戏。
刘海中亲眼目睹徐庶单枪匹马,不仅把傻柱揍得毫无还手之力。
还将易中海平日里那些自以为是,百试百灵的“绝招”一一破解。
最后更是把聋老太太都逼得落荒而逃。
易中海也只能靠说几句狠话,勉强挽回点颜面。
如此精彩刺激的一幕,让刘海中愈发坚信,徐庶绝对可以帮助他把易中海拉下马。
待众人陆陆续续离开后院,四周渐渐安静下来。
刘海中瞅准时机,迈步朝着徐庶走去。
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那架势,仿佛徐庶已是他多年的至交好友。
至于许大茂,他本就与刘海中和徐庶关系都还算不错。
特别是跟刘海中二人,简直就是臭味相投。
而且许大茂人又机灵,平日里又鬼点子颇多。
在刘海中看来,倘若他们三人携手合作,要把易中海从一大爷的位子上拉下来,那简直易如反掌,犹如探囊取物。
徐庶瞧见许大茂还站在原地,并未离去,对此倒没觉得意外。
毕竟今日自己帮他出了一口恶气。
以许大茂那爱记仇又爱显摆的性子,必定是要找自己好好唠唠,感谢一番,顺便再吹嘘几句的。
可刘海中的出现,却让徐庶颇感纳闷。
自他住进四合院以来,与这位二大爷几乎没什么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