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他应得的(2 / 2)

他接着说道:

“我们最初的设想是用柴油机代替小型电机,这样可以提升动力。”

“至于安全性和机械寿命,我们只能增加设计冗余,先保证生产效率。”

“毕竟这种四辊卷板机。”

“虽然存在一些缺陷。”

“但相比传统三辊设备,优势明显更多。”

李建设点点头,他知道这些人希望这种卷板机能实现量产。

有些人或许有成名立业的想法,但大多数人还是希望能借此推动行业发展。

尽管前路艰难,大家仍在努力前行。

这个话题有些沉重。

不过关于四辊卷板机的事情已经确定下来了。

此时工厂门口停了几辆小轿车,车牌显示并不是来自四九城的车辆。

经过与门卫交涉后,昨天参与销售的三人迅速得到了消息。

从厂长办公室出来,他们直接来到门口,将这几个人带进了厂区。

这些人正是昨天订购削皮刀的采购商。

有的人在四九城设有办事处,有的单位提供了专车,于是直接开了过来。

这一幕让轧钢厂的工人们感到十分好奇。

毕竟来的都是小汽车。

这样的场景并不常见。

大家都猜测这些人的身份。

其实这些人都是采购员,早上过来取货是为了尽早将削皮刀运回去。

跟着销售人员来到仓库后,看到一箱箱削皮刀,他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个时代,买到热销商品往往需要提前付款并等待供货。

这几个销售员也很担心轧钢厂采取类似的做法——收了货款后再安排生产。

因此,这次他们都是带着现金来的。

只有看到货物才会付款,否则不会愿意等待。

他们急急忙忙赶过来,就是为了在当地抢占先机。

如果付了钱却不知道何时能拿到货,那就没有必要了。

削皮刀这种东西简单易仿制,若是其他厂家的产品抢先进入自己的市场,那之前的付出岂不是白费?

此刻见到实物,他们二话不说,立刻交钱搬货。

杨厂长得知消息后,也过来跟这些采购商打招呼。

并且还带上了会计。

尽管贷款金额不大,每把削皮刀按八毛钱卖给这些人,一万把也只有八千块,但也不能算小数目。

这次来了五拨人提货,总共涉及四万块的货款。

这对工厂来说是一笔相当不错的收入。

这些来提货的人也不是独自前来,毕竟这种事需要团队配合。

虽然削皮刀数量不少,但总重也不过几百斤,而且他们还携带了大量货款,不能有丝毫马虎。

货物一装好,这些人便迅速离开。

工厂里的工人还在猜测这些人是谁,厂里的广播便响了起来:

“下面播报一条喜讯。”

“我们红星轧钢厂刚成立的第十二分厂生产的削皮刀取得了巨大成功,开售第一天就卖出了五万把。”

“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这喜讯将向上级部门报告。”

“此外。”

“经过厂部研究决定,对于削皮刀的发明者以及为此销售提出宝贵建议的李建设同志,工厂决定给予两百元奖金奖励。”

“对削皮刀销售有贡献的张根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