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亮点(1 / 2)

“先不说这些,到了,进去吧。”

说话间,两人已至杨厂长办公室。

室内已有数人在座,宋杰是李建设较为熟悉的。

办公室烟雾弥漫,虽气氛轻松,众人却以异样目光打量李建设。

杨厂长示意李建设坐下,并介绍身旁三人:“建设,这是我们的销售同事。”

“昨日,我们第十二分厂生产的削皮刀开始售卖。”

“销路极佳,短短一天,百货大楼的数百把即售罄,还卖出五万把。”

“很快会有外地采购员来提货。”

“这是个好消息,也是厂里的意外之喜。”

“这一切都多亏了你。”

李建设震惊不已。

昨日接送周青仪时,只听人提到削皮刀热卖,但未料如此。

削皮刀虽上午引发关注,不久便沉寂,且外界不知轧钢厂参与,否则声势更大。

直到此刻,李建设才知内情,忙摆手道:“成立分厂生产削皮刀是厂里的决策,如今销量喜人,证明决策正确。”

众人齐声称赞,杨厂长欣慰地打断李建设的谦辞:

“削皮刀是你发明的,囤货提议也是你提出的。”

“若非提前准备,损失可能更大。”

“厂里一向赏罚分明,你的贡献自当嘉奖。”

“一会儿厂里会通报表扬,奖励你两百元,这收入是你应得的。”

“我听说,最近有人背后议论,说削皮刀滞销。”

“今天正好澄清事实。”

李建设对这些流言毫不在意,淡然回应后,杨厂长认真注视着他,问道:

“削皮刀市场需求旺盛,存货即将告罄。”

“要不要再添置几台冲压机扩大生产?”

通常,杨厂长有自己的想法便会直接实施,但李建设不同,多次验证了其预见性,因此格外重视他的建议。

众人也满怀期待地看着他,毕竟这种盛况实属难得。

李建设沉思片刻,缓缓摇头道:“再多添置一两台设备倒也可以,但若更多,总觉得有些浪费。”

他顿了顿,“眼下虽说势头正旺,但这终究不过是短暂的现象,机器过多只会造成产能过剩。

三台或四台便已足够。”

“不过可稍作调整。”

他接着说道,“削皮刀的生产可以实行三班制,确保机器运转不断。”

如此一来,每日产出上万把削皮刀不成问题,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无需额外扩大投资,只需准备好模具即可。

“这样的热潮不会持久,目前四九城市场算是被我们占领,但一旦产品推广至外地,必然会有仿制品冒出来分流我们的市场份额。”

他又补充道,“况且削皮刀并非一次性用品,后续需求量会逐步下降,最终供需达到平衡。”

众人虽未完全理解某些专业术语,但均能领会其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