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檀香,还是你大儒学院的最是正宗,不像那醉红楼,再好的香,点出来也是一股酒色铜臭之味。”
坐在对面的,是一名穿着古朴的白衫女子,闻言秀眉轻抬,莞尔一笑道:
“鼎鼎大名的清秋姑娘竟爱这大儒学院的檀香,这要传出去,我大儒学院的门槛怕不是要被庆城的那些公子哥踏平咯!”
这粉衣女子竟是醉红楼的清秋姑娘!
如今摘下面纱,那张俏脸果真是精致如玉,倾国倾城!
清秋玉手托腮,微微一叹:“智姐姐就知道笑清秋!”
对面那名女子,正是逍遥侯四女儿——宁智!
宁智穿着朴素,满头青丝也是只是用一根简单的发簪挽于脑后,绝美的容颜在清秋面前不仅毫不逊色,反而更多了一丝清冷高贵!
不施粉黛,便胜人间无数!
“这么多年,当真就没有能入我清秋妹妹之眼的人吗?”
宁智继续打趣道。
清秋眉头微蹙,声音幽怨:
“醉红楼不过是个烟花之地,里面都是一些酒色之徒,纨绔子弟罢了,不过...”
清秋突然语气一顿,眼波流转。
“倒是有一个人,好像跟那些酒色之徒不一样。”
“哦,快跟我说说是哪家公子!”
宁智闻言,来了兴致。
清秋脸颊闪过一抹绯红,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的整整齐齐的纸眷。
“清秋虽与那位公子未曾谋面,但从他的这首词作中,清秋能感觉到,他定是一名满腹经纶,风度翩翩的儒雅公子,而且也一定和清秋一样,心里有太多的话诉而不得,只能倾于纸上。”
“字在纸间,情在月上,清秋唤那位公子为明月!”
说着,清秋将那晚知春词会的情形跟宁智细细描述了一番。
“你是说,这首《明月几时有》便是那位明月公子所留?”
听完,宁智心中大惊,赶忙从清秋姑娘手中接过那张纸眷,展开细读起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没错,就是这首!这段时间早听学院弟子到处传颂,可是这么多天,这最后一句到现在还没有寻到吗?”
清秋失望摇头:“已经半月有余了,虽然中间偶有人对出佳句,但是清秋心里明白,绝不是明月公子。”
宁智起身,手握纸眷抚于胸前,神色动容,这首《明月几时有》,那行里字间的思念,无奈,悲诉跃然眼前。
所有所有的情感,都在等着随后那一句的宣泄!
但!那一句到底是什么!
若能顿悟此句,自己的修为定会大增,甚至能直接突破丹境!
踱步窗前,遥望远山,宁智眉头紧锁,目光凝重。
良久,苦思无果,宁智自嘲一笑,缓缓摇头。
确实,如此神作,最后精髓全在这点睛一句,自己又有何资格,来对这最后一句!
听说院长也在闭关参悟,连院长这么多天还没顿悟,自己又何德何能!
自从几年前偶然被收入学院,宁智才知道。
原来,在这个世界,修炼不是仅有武修一途!
读书,一样可以修炼,不同的是,武修修炼的是天地灵气,读书读的是书中礼义廉耻,读出一身浩然之气!
前者从世间汲取,后者是从内心领悟!
传说万年前,便有一孔姓之人,手持书卷登顶九天,踏入帝境!
世人尊称他为文帝!
宁智沉思片刻,转身望着清秋,突然问道:
“清秋妹妹,这篇《明月几时有》可谓字字珠玑,句句封神,你有没有想过,这篇词有没有可能根本就没有这最后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