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功成(1 / 2)

“说得好!”

程青眼中精光一闪。

“能看出这些,说明你已经摸到门道了。”

“但记住,鉴定一行,最忌讳的就是经验主义和想当然。”

“每一件东西都有其独特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秦恒拥有金瞳这个逆天外挂,学习起这些专业的鉴定知识,简直是如鱼得水,事半功倍。

许多程青只是点到即止的玄妙之处。

他往往能迅速领悟,甚至还能举一反三,提出一些让程青都感到惊讶的独到见解。

这让程青心里啧啧称奇,对这个意外收下的关门弟子。

那是越看越顺眼,恨不得把自己压箱底的本事一股脑全塞给他。

他甚至不再藏私,开始将一些寻常师傅轻易不外传的古玩修复独门秘技。

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秦恒。

“瞧好了,这青花的发色,不同年代,用的钴料不同,烧制温度也影响。”

“清洗的时候,力道、药剂,差一点,那韵味就没了。”

程青拿着一块碎瓷片,指指点点,语气是难得的郑重。

又或者拿起一支残破的毛笔。

“这笔杆是竹的,但你看这裂纹,得用特制的胶去填,还得模仿当年的包浆,不然行家一眼就看穿是修过的。”

他演示如何根据不同材质的文物,从一堆瓶瓶罐罐里挑拣。

调配出最合适的清洗剂和加固剂。

如何捻起细如牛毛的锔钉,屏息凝神地对破损的瓷器进行无痕修复。

让裂痕仿佛从未存在。

又如何摊开一幅古画,从纸张的纤维、墨色的浓淡、印章的泥质和篆法。

判断其真伪和年代,进而小心翼翼地进行揭裱和补缀。

让老画重焕生机。

这些门道,别说是外行,就是行内人,没个十年八年的浸淫,连门槛都摸不着。

可秦恒呢?

上手那个快,简直不像是在学,倒像是把脑子里原本就有的东西翻出来用一样。

悟性高得吓人,往往程青一点拨,他就能举一反三。

短短十几天,无论是眼力劲儿,还是手上功夫,都噌噌往上涨,其进步速度,足以让任何一个老古玩人惊掉下巴。

除了手艺活,程青也没忘了敲打。

老爷子就好这口,平日里喝着茶,看似闲聊,实则句句都是经验之谈。

“小子,记住了。”

程青端起那把用了多年的紫砂壶,滋溜呷了口热茶,眼皮半耷拉着。

“咱们这行当,跟那江湖没什么两样,水深着呢。”

“人心呐,比那些埋了几百年的老玉还难琢磨。”

“有时候,看明白了,不说,那是本事。”

“藏着点,别啥都露外面,等机会来了再动,这样才能走得稳当。”

又或者,在处理完一桩小买卖后,他会拍拍秦恒的肩膀。

“生意没做成,别跟人红脸。”

“多个朋友,总比多个仇家强。”

“咱们玩的是古董,玩的是个‘缘’字,靠的是‘信’字。”

“你要是搞坑蒙拐骗,就算一时捞着了,那也是自掘坟墓,长久不了。”

秦恒听得认真,把师傅的话,一句句都刻在心里。

没事就拿出来咂摸滋味。

他不是傻子,自然清楚这些话的分量。

这都是程青用大半辈子在鱼龙混杂的古玩行里摸爬滚打。

摔了无数跟头才换来的金玉良言,对他将来立足,价值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