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桢沉思了半晌,转头喊来吕素和冯靖二人,然后指着画中属于陆良亲的那个火柴人,将他看出来的特征一一描述给两人看,“从每个人像的身高来比较,这一个便是七尺。”他以手指丈量,让两人以及其他围观的人更好理解,紧接着又指着火柴人脸上的两条线,“此处为眉,粗重浓黑,再看他腰上这里,是不是一朵花?”</p>
所有人第一个念头都是不像。</p>
可易桢下一秒指着属于吕素的那个火柴人腰上,曾被宓八月指认成花型的玉珏线团。</p>
“两者都是花型,再仔细些看像不像荷花。”</p>
原本怎么看都不像的东西,有了对比图后就似乎可以接受起来。</p>
尤其是在之前他们已经在心底认定了吕素腰上画的就是花型。</p>
“……好似的确如此。”</p>
“吕素腰上的花型玉珏是兰花,所以线……花叶画得更细小些,陆良亲荷包上绣的是荷花,花叶果然画的更肥厚些。”</p>
“说得有道理!”</p>
大家说着说着,便觉越看越像。</p>
这时易桢又一次说:“身高七尺,长面浓眉,腰挂荷花荷包的这人,可是陆良亲?”他问的是吕素和冯靖。</p>
吕素脑海里下意识的回忆起陆良亲的模样,点头应是。</p>
冯靖也更确定的说:“没错,就是陆良亲。”</p>
话落。</p>
陆良亲凭空出现。</p>
“这?”</p>
“殿下,你如何……”</p>
易桢抬手打断众人的追问,解释道:“宓大人的确把破解的方法说得很明白,就是指认画中人的身份。只是这个指认重在从画中辨认出其人身份,而不是凭空猜测。”</p>
“如这陆良亲,我们凭分析得知吕素身边这个人物画像就是他,但是并没有真的看懂画中这个人相,所以说出来的话并不作数。”</p>
庄闫提出疑点,“可是殿下刚刚分明已经看出来,还是没能成功。”</p>
易桢点头,“所以我猜想不仅要看懂画,还需对此人有确定的印象。我不认识陆良亲,单凭看懂的画中特征依旧没能识别出此人。”</p>
而吕素和冯靖是对陆良亲有印象的,所以在易桢向他们两人求证,在冯靖被帮着看懂画像并说出陆良亲名字时,才算解开了这只怪谈的规则。</p>
“殿下英明。”庄闫道。</p>
其他人也纷纷表示敬服。</p>
易桢说:“救人要紧。”</p>
有了更清晰明确的法子,大家围在画桌周围瞪大眼睛,更努力去辨认画中特征,和记录在案的信息一一对比。</p>
别说,开头相当之困难,在逐渐适应画风后,竟然越来越能品味了。</p>
“此处发簪画的极其狂放,原来是展翅苍鹰,妙哉妙哉。”</p>
“这人的手在做什么?竟放在那处。”</p>
“什么那处,这是在别扇子,呵。”</p>
“……”</p>
在陆良亲之后又有人被指认救出来。</p>
这些被救出来的人都被留在原处成为帮忙辨画的一员。</p>
他们都是文会参与人,只要能记得身边站的是谁,都能方便大家寻找线索。</p>
这回再面对这幅画作,文会参与者们再无一丝轻视之心,只有深入骨髓的敬畏。每一根线条在他们的眼里都充满意境,可谓举世无双的巨作。</p>
——毕竟亲身体会、亲眼目睹、亲耳听闻过每一根笔墨的律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