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道尚未答话,忽闻殿外青鸾长鸣,女娲娘娘的法旨随仙乐传来:「太清道德天尊驾临,速至炼石台相见。」
炼石台上,女娲娘娘端坐在七彩祥云之上,身后悬浮着尚未完全炼化的补天石。老子与娘娘论道之声如洪钟大吕,承道与嘉馨则侍立一旁,听他们探讨「天地不仁」与「慈悲为怀」的异同。
「道德天尊以『无为』治世,」女娲娘娘道,「然人间若真无为,又何来善恶美丑?」
老子笑道:「娘娘以『有为』造人,却不知这『有为』终成桎梏。你看这补天石,虽补全了天际,却补不全人心之缺。」
承道望着炼石台上的裂痕,忽觉心中一动:「师尊,若道是圆满,为何天地仍有残缺?」
老子尚未回答,嘉馨仙子已接口:「正因有残缺,方知圆满可贵。就像这补天石,裂痕处恰是灵气出入之所。」
承道摇头:「可裂痕终究是缺憾。」
嘉馨忽然伸手触碰补天石,一道金光从裂痕中飞出,化作一只振翅欲飞的蝴蝶:「道童看这灵蝶,若非石有裂痕,它何以得见天日?」
承道哑然,忽觉眼前景象与今世重叠:当年在广寒门拾簪,王嘉馨鬓边碎发垂落,眸中亦是这般清灵之光。原来早在千万年前,他们的命运便如这补天石的裂痕,看似残缺,却是天道冥冥中早已注定的缘法。
画面忽然模糊,女娲宫的殿宇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函谷关的壁画。蔡佳轩与王嘉馨发现自己仍站在壁画前,手中各自多了一件物事:他握着一支玉簪,簪头并蒂莲栩栩如生;她握着一片竹简,正是老子所赠的《道德经》残页。
「原来...」王嘉馨轻抚玉簪,「这簪花竟是前世之物。」
蔡佳轩望着壁画上老子骑牛的身影,忽觉眉心微暖,当年嘉馨仙子点下的痣泛起微光:「前世我执迷于道之圆满,却不知天道轮回,本就是缺憾与圆满交织。若无当年被贬,又怎有今生相守?」
王嘉馨抬头望向函谷关外,紫气依旧萦绕,却比来时更显柔和:「女娲娘娘说过,情劫亦是道劫。你看这人间,多少悲欢离合,何尝不是天道的一部分?」
话音未落,壁画上的青牛忽然动了动耳朵,仿佛在呼应他们的对话。蔡佳轩将玉簪插入王嘉馨发间,双剑共鸣之声从竹篓中传出,与壁画上的道音融为一体。
「走吧,」他轻声道,「人间还有万千劫数,等着我们以慈悲心、金刚剑去化解。」
两人登车而行,青牛踏过函谷关的碎石,车后壁画渐渐闭合,唯有紫气化作长虹,缠绕在蔡佳轩的竹杖上,随他们向北方而去。而那支玉簪,从此再未离过王嘉馨的鬓边,如同他们跨越千万年的缘法,虽经沧桑,却始终晶莹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