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狐妖报恩沈园寂,公子多情惹是非(2 / 2)

蔡佳轩望着困仙阵中蜷缩的狐妖,突然想起自己与嘉馨在乌衣巷被追杀的夜。那时他也是这般孤注一掷,明知前路凶险,却偏要护她一世长安。他轻叹一声,指尖掐诀撤去石阵:“妖类修成人形不易,何苦困在这执念里?”

亥时三刻,沈府西跨院。

小翠跪坐在青砖上,望着面前摆放的三盏清酒。沈明轩的父亲沈老爷拄着拐杖站在廊下,蔡、王二人身后跟着面色苍白的大小姐,母女俩衣袂上还带着夜露的潮气。

“当年小儿无知,伤了姑娘灵体。”沈老爷颤巍巍地举杯,“这第一盏,代犬子赔罪。”

小翠盯着酒盏中晃动的月光,突然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话:“人类若有恩于你,便记着三分;若有害你,便忘了七分。”可她始终忘不了那个雪夜,少年偷偷塞给她的那块烤红薯,暖了她整个寒冬。

“第二盏,谢姑娘这些年未下杀手。”沈大小姐突然福了福身,颈间疤痕在灯笼下泛着淡红,“当年我不懂事,只当你是偷鸡的畜生……”

小翠猛地抬头,看见大小姐眼中的愧疚。她突然想起自己化形那日,在镜前反复练习的人类笑容——原来人类的歉意,竟比月光还要清亮。

“第三盏,愿姑娘前路顺遂。”沈明轩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让小翠浑身一颤,“你若想留,沈家愿辟出静室供你修炼;你若想走,这柄银铃剑穗便当是……当年的赔礼。”

五更天,启明星初现。

蔡佳轩立在沈府墙头,望着庭院中那道逐渐淡去的狐影。小翠最终选择了离开,银铃剑穗在她腰间叮当作响,像极了当年沈明轩追在她身后喊“小狐狸别怕”时,衣摆上玉佩相撞的声音。

“蔡郎可是在想,人与妖的情分,究竟是恩是劫?”王嘉馨递来一盏温茶,茶香混着晨露的清冽,“就像当年你我在碧玉阶前,若不是那支簪花落地,又怎知这情字,原是劫中带恩,恩里藏劫。”

蔡佳轩望着远处渐亮的天际,想起无名老道传他《太上清心录》心法时说的话:“情之一字,如寒江孤舟,渡得过便是往生,渡不过便是沉渊。”小翠与沈明轩,终究是在这寒江上各自撑篙,虽未同渡,却也算各生欢喜。

北风掠过檐角铜铃,送来细碎的铃声。他忽然明白,这世间哪有什么纯粹的报恩与复仇,不过是众生皆困在一个“情”字里,有人执迷,有人顿悟,有人在劫火中炼出真心,有人在寒霜里守得月明。

当第一缕阳光跃上沈府飞檐时,蔡佳轩忽然轻笑一声,牵起王嘉馨的手踏风而去。身后传来沈明轩的琴声,正是小翠昨夜弹了半宿的《凤求凰》,只是曲调里少了几分缠绵,多了三分释然——就像这北方的深秋,虽然萧瑟,却自有一番清旷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