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浊浪排空吞孤舟,竹杖轻点定风波(治黄河)(2 / 2)

“找死!”蛟龙甩尾击向二人,却见蔡佳轩竹杖化作万丈青桥,横跨黄河两岸。王嘉馨跃上桥顶,双手结印,雌雄寒光剑合璧出鞘,剑光映得河水皆碧。

“破!”蔡佳轩一声清喝,竹杖重重击在蛟龙七寸处。那妖物吃痛,化作原型窜出水面,竟有百丈长短,赤鳞上沾满人筋。两岸百姓见状,惊呼着四散奔逃。

王嘉馨舞剑成花,剑尖挑开蛟龙咽喉,蔡佳轩趁机抛出九龙剑穗,化作九条金龙缠住龙身。但见青光与金光交相辉映,少顷,蛟龙化作一道血雾,散于滔滔河水之中。

除去蛟龙,蔡佳轩望着依旧泛滥的河水,对王嘉馨道:“此河九曲十八弯,单凭武力难以根治。须得借天地之力,重筑河防。”说罢,竹杖直指天际,喝道:“借尔南海神铁,镇我黄河水脉!”

但见天际闪过一道金光,竟有无数铁砂自云端落下,聚成一道长堤。王嘉馨见状,取出随身玉瓶,倒出几滴甘露洒在堤上,铁砂瞬间生满青苔,竟与两岸山体融为一体。

“此堤可保百年无虞。”蔡佳轩擦去额间冷汗,望向远处重整家园的百姓,忽而轻笑,“当年在乌衣巷,若有人说我能治黄河水患,怕是要笑掉大牙。”

王嘉馨伸手拂去他肩头水珠,眼含笑意:“夫君可还记得,泰山娘娘点化时说的‘世间大爱’?今日也算略有所悟了。”二人相视而笑,身影渐渐隐入晨光之中。

三日后,周宣帝率百官至黄河边祭天,却见长堤如巨龙横卧,浊浪乖乖归入河道。随国公杨坚望着堤上未散的青气,喃喃道:“真神人也。”周宣帝欲以“黄河侯”之爵相赠,却遍寻不着二人踪迹。

却说蔡佳轩夫妇此时已至中条山,见山民正在修补被洪水冲毁的房屋,遂停下相助。王嘉馨为孩童治伤,蔡佳轩则帮着搭建草房,夕阳下,二人身影被拉得老长,恍若寻常农家夫妇。

“夫君,你曾说这天下何时能真正太平?”王嘉馨望着远处炊烟,轻声问道。蔡佳轩将最后一根房梁架好,拍拍手上泥土:“待世人皆知敬畏生灵,不再以贫富分贵贱,以强弱凌孤寡,便是太平之时。”

话音未落,天际忽有白鹤飞过,鸣声清亮。二人相视一笑,携手走向山林深处,唯有腰间寒光剑与九龙剑穗,在暮色中闪烁着幽幽清光,诉说着这一段沧海桑田的传奇。

是岁,黄河水患遂平,百姓建生祠于堤畔,四时供奉。江湖间流传,每逢风雨夜,便能看到一青衫白裳的侠侣在堤上漫步,竹杖所过之处,水波皆作礼敬状。而那道青堤,至今仍横卧在黄河之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