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古战场魂
大隋开皇元年,立冬前三日。蔡佳轩与王嘉馨沿汴水西行,忽见天际阴云如墨,遮蔽日轮,远处隐约传来金铁交鸣之声,夹杂着千万人惨呼。行至鸿沟故地,但见衰草连天,白骨盈野,断枪残戟插于沙丘,锈迹斑斑的战旗裹着骷髅,在风中猎猎作响。
第一节 白骨盈野,怨气成霾
“估计,此处怕是前朝战场。”王嘉馨按住腰间雌寒光剑,剑鞘上九龙纹微微发烫,“你看这白骨,竟有魏晋衣饰,当是侯景之乱时的遗骨。”
蔡佳轩竹杖轻点地面,青芒所至,沙中白骨泛起微光:“三百年了,怨气不散,必成妖氛。”说话间,远处忽然腾起黑雾,化作无数兵卒虚影,持戈相向,甲胄碰撞声中,竟有腐尸气息扑面而来。
童子从草窠中奔出,浑身血污:“神仙姐姐!这些人说要抓我去做兵卒!”王嘉馨挥手撒出莲花状符纸,符纸化作光盾护住童子,却见符纸瞬间变黑,如被墨染。
“是枉死城的怨气凝结。”蔡佳轩皱眉,“这些亡魂被执念困锁,非普通超度可解。”他解下腰间雄寒光剑,双剑合璧,剑气冲霄,竟将黑雾斩开一道缺口。然而伤口处立刻涌出更多黑雾,凝聚成狰狞鬼脸。
第二节 双剑合璧,慈悲化煞
王嘉馨忽然想起泰山碧霞元君曾言过:“慈悲为怀,方能斩尽无明。”她闭目凝神,指尖结出往生印,轻声诵念《度人经》。随着经文流转,童子身上的血污化作蝴蝶飞去,地上白骨竟微微颤动,似在回应。
“夫君,试试以剑气为引,渡入慈悲之意。”她取出九龙剑穗,抛向空中,剑穗化作金桥,横跨古战场,“你看这剑穗,虽由金丝编织,却能柔能刚。剑道亦当如此,非一味杀伐。”
蔡佳轩顿悟,收敛起锋芒毕露的剑气,以竹杖为笔,寒光剑为墨,在空中书写《道德经》片段。字迹金光闪烁,落入黑雾中,竟如春雨润物,鬼卒们纷纷放下兵器,跪伏在地。
“吾非来斩汝等,乃来度汝等。”他朗声道,“生前为乱兵所迫,死后为怨气所困,可愿放下执念,往生善道?”话音未落,为首的骷髅兵忽然叩头,头骨碎裂处,竟流出黑色汁液,化作清烟散去。
第三节 邪灵作祟,因果循环
正当亡魂们陆续踏上金桥,忽有一道黑影破空而至,化作狰狞鬼王,手持狼牙棒砸向金桥:“吾在此聚魂三百年,岂容尔等破坏!”蔡佳轩举竹杖相迎,却觉对方力道刚猛,竟似有千年修为。
“此鬼身上有佛门气息。”王嘉馨抛出符纸,却被鬼王挥手震碎,“看他腕间佛珠,怕是当年饿死在佛寺的乱兵。”
鬼王怒吼:“当年僧众闭门不纳,吾等活活饿死,如今又来假慈悲!”蔡佳轩见其背后浮现记忆画面:饿殍遍野,僧人在寺内煮粥,却将乞儿拒之门外。他心中一痛,剑势转猛,却在即将击中鬼王时,化作绕指柔,将其包裹在青光中。
“汝恨佛寺不公,可曾想过,寺中粮食亦有限?”他轻声道,“吾非为佛寺辩白,乃望汝知,世间事多有无奈,执着于恨,只会永坠深渊。”鬼王身躯一颤,狼牙棒“当啷”落地,化作尘埃。
第四节 春风化雨,枯骨生花
黑雾渐散,古战场重现天日。蔡佳轩以竹杖画圈,圈内白骨自动聚拢,堆成三十三座坟茔。王嘉馨取出玉瓶,倾倒甘露,坟头竟长出青青芳草,绽放出白色小花,如点点繁星缀于黄沙。
童子好奇地摘花:“这花好香,像是阿娘缝的香包。”王嘉馨轻抚他头顶:“此花名曰‘忘忧’,是亡魂放下执念所化。你看这坟茔,虽无碑铭,却有花香相伴,胜似人间富贵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