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说......\"少女忽然用缺指的手指向天际,\"看。\"
暮色中升起无数缕炊烟,在云端交织成网。每缕烟气的源头,都是某个正在生火做饭的人家。没有统一的仪式,没有标准的食谱,只有万千种不同的生活滋味在空气中交融。
苏怜雪的木簪树苗突然开花。每朵花蕊里都坐着个微型人影,正在演示本族的烹饪绝技:高原女子用冰雪酿青稞酒,海岛孩童用椰子壳蒸鱼,沙漠部落用热石烤面饼......这些画面通过菌丝网络流转,最终沉淀在铁锅底部,形成新的\"无\"字纹。
王禹将手掌浸入锅中。水系图纹路自动吸收这些烹饪记忆,重组为全新的灌溉图谱。当他将水洒向院外的\"无\"字田时,幼苗们突然同步摇摆,叶片上浮现出对应地域的节气歌。
夜深人静时,铁锅突然自行加热。锅底残留的万家烟火气凝聚成三粒透明的米,形状像浓缩的星辰。林夜拈起一粒放入口中,尝到的不是味道,而是某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所有种植过\"无\"字种的生灵,此刻都在这滋味里留下印记。
\"该走了。\"少女背起空锅,铜铃在风中轻响,\"师父说,最后一位食客到了。\"
晨光初露时,三人发现铁锅旁多了个襁褓。婴儿额头上长着淡淡的炊烟纹,小手紧攥着半粒青铜米。当他睁开眼的刹那,五味馆周围所有的\"无\"字种同时扬花,花粉在空中组成李厨神最后的笔迹:
\"至味无鼎处,薪火永相传\"
林夜抱起婴儿。孩子的瞳孔清澈见底,映出的不是三个人的倒影,而是连绵无尽的炊烟,从山野升起,向星海延伸。在那烟火最盛处,隐约可见一个背着铁锅的佝偻背影,正走向大地尽头。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