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迷雾中的真相(2 / 2)

秦玥用红外测温仪扫过水面:\"温度比周边低七度!\"苏雨晴放下的水质检测仪突然报警:\"超高硬度!含特殊矿物质!\"

慕枫舀起潭水浇在仿制的青铜剑上,剑身瞬间泛起鱼鳞纹。他突然大笑:\"什么玄铁宝剑,原来奥妙在淬火剂!\"

对岸林间突然亮起车灯,慕枫将水样塞给秦玥:\"带这个去找老周!\"自己转身冲向反方向,手里举着的信号棒在夜色中划出刺目红光。

汽艇马达声由远及近,慕枫跃进芦苇荡前,最后瞥见领头者腕间的青铜镯,月光下,镯内壁的\"卢\"字徽记清晰可见。

潼川镇早集的露水还没散尽,慕枫蹲在卖腌菜坛子的摊前。玄瞳扫过层层叠叠的粗陶罐,忽然在某只豁口罐底瞥见抹不寻常的青灰。他伸手去够罐子,指尖刚触到冰凉的釉面,瞳孔便微微收缩,这哪是什么腌菜罐,分明是裹着泥浆的秘色瓷!

\"老板,这破罐子腌的酸菜都长毛了。\"他故意晃了晃罐子,听见里头沙沙作响,\"搭着那筐箩卜头,五十块成不?\"

摊主啐了口槟榔渣:\"再加二十,筐子可是老物件!\"

回玄瞳阁的路上,秦玥抱着罐子直嘀咕:\"这漏捡得也太玄了...\"话音未落,慕枫突然拐进小巷,抄起罐子往青石板上轻轻一磕。泥壳簌簌剥落,露出里头莹润如玉的八棱净瓶,瓶身雨过天青色中泛着蛤蜊光。

\"五代耀州窑秘色瓷。\"慕枫用指甲轻弹瓶口,清越的金属声惊飞檐下麻雀,\"看这螺旋纹拉坯痕,定是柴窑改良前的试制品。\"咱带回去有时间研究研究。

琅琊城旧书市飘着细雨,慕枫在字画摊前驻足。玄瞳扫过泛黄的卷轴,突然在某幅《岁寒三友图》的霉斑下窥见蹊跷,松针勾勒的线条里,藏着蝇头小楷的题跋!

\"这破画都长绿毛了,搭着砚台一起算你三百。\"摊主抖了抖烟灰。

慕枫佯装嫌贵,指尖\"不小心\"勾破画轴衬纸。刹那间,内层泛出丝绢特有的珍珠光泽,惊得他喉结滚动:\"要了!\"

工作室里,苏雨晴用冷光仪扫描画芯,突然倒吸冷气:\"夹层!\"慕枫用蒸汽熏开命纸,底下竟藏着幅金碧山水,亭台楼阁间题着\"大观四年上巳雅集图\"。

\"这青绿颜料...\"秦玥用分光镜检测,\"是孔雀石混了金箔!和《千里江山图》的配方一模一样!\"

慕枫眼中闪过一丝惊叹,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人进行着无声的对话。\"大观四年,那可是北宋末年,与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时期相近。这幅画,说不定能揭示更多那个时代的秘密。\"

秦玥继续分析着颜料的成分,而苏雨晴则小心翼翼地展开夹层中的山水图,生怕一丝一毫的损伤。\"看这笔法,这构图,绝非泛泛之辈所能为。大观四年的上巳雅集,究竟汇聚了哪些文人雅士?\"

慕枫沉吟片刻,决定联系自己在考古界的朋友,看看是否能从这幅画中找到更多关于北宋末年文化艺术的线索。\"这幅画,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我们要做的,就是揭开它的面纱,让那段历史重现于世。\"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熟悉的号码:“喂,老张,是我,慕枫。我这边有个东西,可能需要你帮忙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