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熙元年,宋庆历五年七月,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雍宋两国的边界迎来了一场重要的接触。经过多轮谈判和协商,双方终于达成了一项重要的决定——开放边境通商买卖。
这一决定本应是一个互利共赢的举措,对于两国来说都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然而,就在两国商谈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不愉快的插曲,给原本和谐的氛围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商谈中,大宋的使者突然提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要求。他们希望雍国能够仿效西夏的先例,向大宋称臣。作为宗主国,大宋每年将赏赐雍国十万贯岁币。这一提议显然是为了维护大宋的面子和传统宗主国的地位,但对于雍国来说,却是一种难以接受的屈辱。
雍国的使者们对这一提议感到十分震惊和不满。他们认为,两国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臣服。
面对大宋使者的强硬态度,雍国的使者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们既不想轻易放弃这次通商的机会,又不愿意接受大宋的无理要求。在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后,双方最终未能就这一问题达成共识,商谈也因此陷入了僵局。
……
李云湛一脸严肃地说道:“大雍也有自己的立场和原则。朕绝不会为了区区十万贯岁币就轻易放弃雍国的尊严!大雍的地位和荣耀绝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让在场的众人都感受到了他的决心和坚定。大宋的使者们面面相觑,显然对李云湛的强硬态度感到十分意外和不满。
然而,尽管大宋方面对雍国的这种强硬回应感到有些不悦,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们最终还是决定同意开放边境通商的提议。毕竟,通商对于两国来说都有着重要的经济利益。
与此同时,李云湛也在与西夏方面进行通商协议的谈判。然而,西夏的李元昊却提出了一个苛刻的条件。他要求雍国割让云内州和东胜州,以换取李云湛的二伯李明平及其家人。
李明平一家在辽国为官时,曾向西夏倒卖军械,后来投靠西夏,任五品武官。
如今,李云湛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这一消息自然引起了各方势力的关注。李元昊作为一个精明的政治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个了解李云湛的好机会。他对李云湛展开了深入的调查,结果发现去年辽国投降过来的官员中,竟然有李云湛的二伯。
李元昊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于是他心生一计。他决定提出一个看似合理的要求,让李云湛割让云内州和东胜州,以换回李明平一家。这样一来,既能试探李云湛的底线,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李云湛的实力。
当李元昊的使者将这个要求转达给李云湛时,李云湛毫不犹豫地当场否决了。他表示自己愿意出钱赎回李明平一家,但绝对不会割让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