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尽管探马提到兴汉军的火器威力强大,但众将包括耶律仁先,对火器的认识仍停留在宋军使用的火球、猛火油等燃烧性武器上。他们并未真正意识到火器在战场上的巨大变革,认为这些不过是些辅助性武器,不足以改变战局。因此,他们决定按照传统的战术,利用地形和兵力优势,强行攻占北古口。
埋锅做饭后,辽军八万大军开始向北古口进发。八万铁骑,旌旗蔽日,战马嘶鸣,尘土飞扬,浩浩荡荡,如同一条黑色的巨龙,蜿蜒在燕山山脉的崇山峻岭之间。
耶律仁先身披重甲,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目光如炬,扫视着前方的道路。他的身后,是辽军的精锐骑兵,个个身披铁甲,手持长矛和弯刀,气势汹汹。这些骑兵是辽军的主力,也是耶律仁先最为倚重的力量。
“加快速度,务必在贼军立足未稳之前发起攻击!”耶律仁先高声下令,声音在山谷间回荡。
辽军骑兵们纷纷催动战马,加快了行军速度。战马的蹄声如雷,震得大地微微颤抖。尘土飞扬,遮天蔽日,仿佛连天空都被这股气势所震撼。
在骑兵的身后,是辽军的步兵方阵。步兵们手持长矛和盾牌,排成整齐的队列,稳步前行。他们的步伐坚定而有力,每一步都踏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步兵方阵的两侧,是弓箭手和投石手,他们手持弓箭和投石器,随时准备支援前线。
“儿郎们,加快速度,北古口就在眼前!”一名辽军将领高声喊道,他的声音在步兵方阵中回荡。
步兵们纷纷加快步伐,他们的脸上带着坚定的表情,眼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他们知道,北古口的得失不仅关乎军事战略,更关乎整个燕云地区的安危。
在大军的最后方,是辽军的后勤队伍。他们推着装满粮草和物资的牛车,缓缓前行。这些后勤队伍是大军的补给线,也是耶律仁先最为关心的部分。他深知,没有充足的粮草和物资,再强大的军队也难以持久作战。
随着大军的不断推进,那连绵起伏、雄伟壮观的燕山山脉宛如一道巨大的屏障,渐渐地被甩在了身后。北古口这座古老而坚固的城池,其轮廓也开始在遥远的地平线上缓缓浮现出来,就像是一幅画卷在人们面前徐徐展开。
此时正值傍晚时分,夕阳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将天边染成了一片绚丽多彩的橙红色。在这片余晖的映照下,城墙上高耸入云的烽火台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它们仿佛是沉睡已久的巨兽突然苏醒过来,静静地矗立在那里,注视着远方逼近的敌人。
耶律仁先骑在一匹高大威猛的战马上,他身姿挺拔,目光望向前方。
\"儿郎们,北古口就在我们眼前!为了大辽的无上荣耀,为了燕云地区的长久安宁,让我们勇往直前,冲锋陷阵吧!\" 耶律仁先高举手中的长枪,声嘶力竭地高喊着。他的呼喊声响彻云霄,在山谷之间久久回荡,犹如阵阵惊雷,激荡着每一位士兵的心弦。
刹那间,八万辽军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黑色洪流一般,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着北古口奔腾而去。马蹄声响彻天地,震耳欲聋;战马的嘶鸣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