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想想还是自己来写,便道:“也罢,元度还是老夫亲写吧。”
曾国藩又对其他幕僚吩咐了几句,众人纷纷领命而去。行辕内,众人各司其职,气氛紧张而有序。
夜深了,曾国藩独自坐在案前,借着微弱的烛光,给李鸿章和左宗棠写信。他的笔迹刚劲有力,字里行间透着坚定与沉稳。
“少荃仁弟,安庆战局胶着,实为憾事。然吾知汝勇猛果敢,定能克敌制胜。现吾已抽调兵力增援,望汝坚守城池,不可轻举妄动。另,可尝试心理战之策,瓦解太平军士气……”他在给李鸿章的信中写道。
而在给左宗棠的信中,他则写道:“季高兄,池州受阻,实为憾事。然吾知兄智勇双全,定能扭转战局。现徽州被袭,望兄加强防御,切不可大意。待安庆战局稳定,吾将调兵支援。望兄与少荃协同作战,共破贼寇。”
写完信,曾国藩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保无遗漏之处。他深知,这两封信不仅是对两位将领的嘱托,更是对整个战局的部署。
将笔搁在望山上,揉了揉手腕。
曾国藩拿起案上赵文烈起草的奏折,嘴角泛起冷笑。
圣上:
臣国藩跪奏,为皖南战事不利,急请旨裁夺事。
近者,池州失守,徽州亦陷,安庆久攻不下,此皆臣督师无方,调度失宜所致。左宗棠于池州城下受挫,兵力受损,未能固守防线;李鸿章于安庆城下久攻不克,亦显战力不济。此二处之败,实令全局被动,臣心急如焚,寝食难安。
臣思之,当务之急,有三要务:
其一,急调鲍超霆字营驰援池州,协同左宗棠重整防线,防止敌军趁势扩张。霆字营素来骁勇,可暂解池州之危。
其二,命李鸿章调整攻城策略,增调火炮,专攻安庆城之薄弱处。同时,令其加强军纪,严惩怠惰之兵,以振士气。
其三,臣将巩固合肥防线,亲临前线,督战激励。望朝廷速发旨意,允准臣之请,以便早日扭转战局,恢复皖省安宁。
臣才疏学浅,深恐误国,惟有勉力图报,不敢有丝毫懈怠。所有事宜,均由臣一手承担,若有不测,愿受军法从事。
谨奏,伏乞圣鉴。
曾国藩 同治四年某月某日
第二天一早,曾国藩便将写好的奏折和信件交给了亲兵,让他们火速送往京城和前线。他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的战火,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自己的部署能扭转战局,早日平定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