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湖州会议起纷争,北上南下论不休(2 / 2)

傅宣祥则跟着叹了口气:“是啊,北上还是南下,这确实是个关键决策,关系到我太平军的未来走向,清军的动向容不得我们半点马虎。”

幼主洪天贵福这一刻仿佛又回到了天京,军事上的困境、内部矛盾的困扰、性格上的内敛和缺乏军事才能等。这些因素相互交织,使他在面对太平天国的危机时显得力不从心,难以有效领导和决策,不禁有一种无力感。

他见幼西王萧有和一直没有说话,便将求助的目光看向他:“萧爱卿,刚才朝中诸王都发表了对于北上南下策略的意见,洪天娇通报了夜鸢的情报,爱卿可有什么想法?”

幼西王萧有和眉头微皱,他思虑再三,认为历史上湖州的太平军分兵经略江西是一步好棋,只是当时的太平军执行这一策略时的决策仓促,没有明确的目标,进入江西后主要的领导,如洪仁玕,黄文金,杨辅清,黄文英等人相继战死或走散,使得太平军群龙无首,导致太平军组织不起有效的战力。

沉思片刻后,萧有和起身拱手,神色坚定:“幼主,臣有一不同想法。目前,湖州疲敝,钱粮不续。而江西之地,地势复杂,清军防守相对薄弱,且粮草丰足。我军若能进入江西,可在那里休养生息,发展势力,待时机成熟,再图北上或南下,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干王洪仁玕抚着胡须,微微点头思索片刻,道:“幼西王此计倒也有几分可行之处,江西确实是个可进可退之地。”

堵王黄文金眼中却闪过一丝疑虑,他语气严肃:“只是江西毕竟也有清军驻守,我军前往,恐也不会一帆风顺,说不定会陷入清军的包围,本王以为还是先固守应对清军的围剿较好。”

杨辅清也道:“江西虽是好地方,可是我们从湖州到江西,冲州撞省,只怕......”

萧有和知道这两位王爷不到万不得已,舍不得放弃自己经营已久的地盘。

历史上湖州虽遭遇连番大战,要不是南门守将投降,实在是守不住,黄文金是不会放弃湖州去江西的。

于是,萧有和继续解释江西发展的可行性,道:“从战略角度看,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我军进入江西后,既可以以此为基地向北进攻威逼清政府的核心区域,也可以向南扩展势力范围,具有较大的战略灵活性。从资源补给来说,江西是农业大省,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我军进入江西后,可以通过征收当地的粮食和物资来补充自己的后勤补给,这对于长期作战的军队来说至关重要。最重要的是,江西地区不满清政府统治的民众较多,太平军进入后可以利用当地民众的反清情绪进行招兵买马,壮大自身力量。这可以使经历了多次战斗后,士气受挫,疲惫的部队得到休养生息。江西相对稳定的环境可以让我们有机会进行休整和补充兵员,恢复战斗力。”

听了萧有和提出的第三种选择,诸王更多考虑的是去江西的困难,又觉得湖州这块最后的地盘不可丢弃,加上萧有和长兴县和双桥镇两战的胜利,暂时掩盖了,太平军战略纵深不足的短板,认为萧有和胜利的经验可以复刻,没有意识到湖州困窘带来的害处,所以对于放弃湖州经略江西难下决心。

萧有和能否统一诸王思想,湖州太平军的火种能否保留,我们下回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