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以现在的制造能力。
即使有全套的技术图纸。
也不够组装完成j20。
工人需要成长,设备需要成长。
他们都需要经验。
经验能够从哪里来?
只有从真正的设计真正的制造里面来。
所以张文才向杨部长提出自己的提议。
“什么飞机?”
杨部长好奇的问。
“运输机。”
“您可不知道,我上次去京城的时候,坐的就是现在运输机。”
“伊尔76。可没把我折磨死。”
张文开玩笑的说。
“战士们嘴上不说,但是心里肯定也希望能够更加舒适一点。”
“所以我就有了这个想法。”
“您看怎么样?”
张文说。
杨部长皱紧眉头。
仔细的思索了一番。
“现在运输机的项目已经有人在做了。”
“是成川市的研究所。”
“他们的项目怎么样?”
没等杨部长说完。
张文就急着说。
“国产版本的伊尔76,参照了鹰国的运输机。”
杨部长说。
“那就没有问题。”
张文大包大揽的说。
“嗯,我想想。”
杨部长皱着眉头想。
“好吧,我给你机会。”
“你们各自建造一架实机。”
“然后再来一次比试。”
“这样的话对谁都好。”
“毕竟他们研究所已经接到这个任务五个月了。”
“我不可能让他们的努力白费。”
“好,我有信心。”
张文自信的说,他自信的不是自己,而是原时空的运20。
那个一出世就震撼世界的家伙。
“好好好。”
杨部长高兴的说。
“你有空可以去看一看他们的设计。”
杨部长说道。
“好,但是,我需要大型的风洞。”
“来验证气动外型。”
张文说。
“好,这是联系方式,或者如果你未来能够拿下五代机项目的验证,我可以批准你直接在三镇市建造一个大型风洞。”
杨部长这一番话也是有讲究的。
验证完成之后,就是实验,然后大规模生产了。
三镇市建造风洞的条件也是满足的,毕竟它紧邻着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
多余的电根本用不完。
“好,那就这么约定了!”
张文高兴的说。
“好。”
“我给你开一个介绍信,你到时候直接找那边的樊所长就好了。”
杨部长拿笔写下来介绍信。
递给张文。
张文拿上以后面露难色。
“樊所长,他不会和之前那个冯所长那么,那么。”
张文实在是想找一个形容词来形容,但他发现自己实在是想不到。
“不用管他,会有人安排他的。”
杨部长说。
至于樊所长这个人吧,怎么跟你说呢?”
杨部长面露苦色。
一幅不知道该说什么的表情。
“反正你见到他就好了。”
“就说是来学习的就行。”
张文虽然有些不明所以,但是杨部长肯定不会害他。
就果断答应了下来。
随后,张文直接选择在中途下车。
拿上杨部长的介绍信。
直接坐火车,到成川市。
刚落地,就直接打车到这里的飞机研究所。
“您好,这是介绍信。”
门前的警卫看过之后,才放张文进去。
这里的大部分的国企和研究所都是之前三线建设的产物。
管理自然严格。
过了许久,张文才终于见到这家研究所的所长。
“您好,我叫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