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精密大网(1 / 2)

“每一步都如同在走钢丝,容不得半点闪失。只有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学习,深入钻研中医经典理论,汲取历代医家的智慧结晶,同时历经大量的临床实践,在每一次为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不断磨炼技艺,才能真正掌握这门古老医术的精髓,如同熟练的舞者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挥洒自如。也唯有如此,方能为患者带来福音,让中医针灸这一瑰宝在现代医疗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独特的力量。”

崔婉听得入神,眼睛睁得大大的,脸上满是好奇,忍不住问道:“那如果穴位选错了,或者针刺不当,会有什么后果呢?” 她微微向前倾着身子,一副急切想知道答案的模样。

苏瑶认真地看向崔婉,目光中满是专注与郑重,仿佛要将话语中的每一个字都深深嵌入对方心里。“崔婉,你一定要清楚,针灸这门医术看似神奇,实则暗藏诸多风险。如果穴位选错或针刺不当,带来的绝不是益处,而是可能会引发极为严重的适得其反的效果,这可不是能当作玩笑随意对待的事情。”

“就拿缓解头痛这个常见的治疗目的来说,你知道吗?人体头部的经络错综复杂,如同一张紧密交织的大网。头部有诸多穴位,像百会穴,它位于头顶正中,为诸阳之会;风池穴,在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是足少阳胆经的重要穴位。不同原因导致的头痛,对应的有效穴位也不同。倘若医师没有精准辩证,本应通过刺激风池穴来缓解因外感风寒引发的头痛,却误将针错扎在了临近的其他穴位上,而且针刺的深度、角度出现偏差,不仅无法驱散风寒之邪,疏通经络气血,反而可能会进一步干扰头部气血的正常流通。气血运行一旦紊乱,就好比交通要道堵塞,车辆无法正常通行,头部得不到充足的气血滋养,头晕的症状不仅不会减轻,反而会愈发严重,患者可能会感到天旋地转,甚至难以站立,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再讲讲调理脾胃。脾胃在人体中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被称作后天之本,就如同房屋的根基一般重要。人体摄入的食物都要经过脾胃的运化,才能转化为营养物质,为全身各个脏腑组织提供能量支持。当我们想要通过针灸来调理脾胃时,穴位的准确选择简直是重中之重。足三里穴,它是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诸多功效;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对脾胃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要是医师在治疗过程中判断失误,本应选取足三里穴进行温和刺激,以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却误选了临近的一个并不对症的穴位,而且在针刺过程中手法不当,比如捻转补泻手法运用错误,不仅无法像预期的那样,如同给脾胃这台机器注入润滑油,使其运转得更加顺畅,反而可能会像往机器里塞进了一颗小石子,干扰脾胃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脘部胀满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长期如此,还可能导致脾胃功能进一步受损,营养物质无法充分吸收,身体逐渐变得虚弱消瘦。”

“更严重的是,不当的针刺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局部的不良后果。人体的皮肤和组织其实是相当脆弱敏感的,就如同娇嫩的花瓣,稍有不慎就可能受到损伤。当针刺操作不规范时,比如针具消毒不彻底,或者针刺过程中刺破了较粗的血管,就可能造成局部出血。少量出血或许还能自行止血,但如果出血量大,就可能在皮下形成血肿,导致局部疼痛、肿胀,影响肢体的正常活动。要是针具携带细菌等病原体,随着针刺进入人体组织,那就更糟糕了,极有可能引发感染。感染一旦发生,局部会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要是感染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进一步扩散,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健康。”

苏瑶微微顿了顿,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所以啊,针灸绝非儿戏,一定要由经过专业学习和严格培训的医师来操作。他们经过多年的系统学习,深入钻研中医经络穴位理论,掌握人体解剖结构,熟悉各种疾病的辩证论治方法,并且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磨炼,才能在面对不同患者时,精准地判断病情,准确地选择穴位,规范地进行针刺操作,最大程度地发挥针灸治疗的优势,为患者解除病痛,同时将风险降到最低。我们绝对不能因为一时的疏忽或者盲目尝试,而给患者带来难以挽回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