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漫进院落时,三辆蒸汽马车依次启程,车斗里装着程小雨准备的“进京礼物”:真空包装的精盐、印着卡通图案的童装、能自动研磨的琉璃砚台。洪军掀开窗帘回望,只见程小雨站在琉璃灯柱下,帆布工作服口袋里露出半截现代荧光笔,正对着他们的背影比出“oK”手势——这个在古代人眼中莫名其妙的手势,此刻却让他心头一暖。
十日后的京城,东宫偏殿传来此起彼伏的齿轮转动声。洪军靠在改良的弹簧躺椅上,看李沐阳调试新制的“蒸汽八音盒”,乐声混着三公主的咿呀学语,竟比宫廷乐师的吹奏更得圣心。苏瑶坐在绣架前,用程小雨给的彩色棉线绣着机械兔子,绣绷边缘露出的简体字绣样,让前来探望的嫔妃们纷纷称奇。
而在蜀地的灵岳山脚下,程小雨正指挥匠人给新落成的别院挂匾,匾额上“懒人居”三个大字用现代霓虹灯管勾勒,夜晚亮起时能变幻出齿轮图案。李小明蹲在院角调试“自动浇花系统”,水管里喷出的水雾中,隐约可见他给程小雨设计的“懒人专利”——带温控的温泉池、能自动翻页的琉璃书案、齿轮驱动的秋千架。
“长公主,大王子的飞鸽传书!”侍女捧着镀银信筒跑来,筒身刻着“躺平勿扰”的篆体暗纹。程小雨拆开信纸,只见洪军在宣纸背面画满蒸汽火车与奶瓶的涂鸦,角落用简体字写着:“东宫已辟出蒸汽工坊,等你来验收‘会吐泡泡的琉璃香炉’——另外,小世子把‘爷爷’喊成‘椰椰’的事,父皇居然觉得可爱!”
她忽然轻笑,望着远处正在试运行的缆车,车厢外绘着苏瑶绣的机械兔子。或许,这就是他们在时光裂隙里寻到的平衡:洪军在皇宫用蒸汽玩具软化皇权的棱角,她在蜀地用现代文明温润古代的荒芜,而苏瑶和孩子们,正成为连接两个世界的、最柔软的桥梁。
当第一盏琉璃灯在“懒人居”亮起,程小雨摸了摸腕间的烫疤——那里不知何时又浮现出淡淡的齿轮纹,与远处灵岳山的星轨完美重合。她知道,无论在皇宫还是蜀地,无论开发两山还是养育孩子,他们早已在这个不属于任何史书的时代,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躺平之道”:不是逃避,而是用跨时空的智慧,把每个日子都过成连接古今的、独一无二的“双生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