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福没想到陛下居然会有此等恶趣味,大惊道:“这是为何?”
那人笑道:“陛下的心思,谁能猜得透?反正咱看着就觉得痛快。”
陈永福又问道:“国子监学子怎会来念报?他们理应在国子监刻苦攻读,而非在此读报浪费时光。”
“陛下体谅咱呀!咱不识字,陛下便让他们来念报,还解释里头的意思,就是想让咱明白,报纸上写的啥。”
那人喜冲冲道,“还有,这些学子当初给钱谦益鸣冤,聚众闹事,被下了大狱。陛下念他们识文断字,便准许他们戴罪立功······”
陈永福听得目瞪口呆,刚要再问个明白,就听书生念道:“原兵部侍郎张缙彦······”
罪证?
报纸上刊登的是朝廷官员的罪证?
这在以往,可都属于朝廷极力遮掩的丑闻,生怕百姓知晓,如今却公之于众。
难道真如传言所说,陛下要大力整治朝堂了?
“这些狗官,平日里作威作福,搜刮我们的血汗钱,就该千刀万剐!”
“本以为朝廷命官都清正廉洁,没想到竟有如此多的蛀虫!该杀!”
人群中一片嘈杂,愤怒的情绪不断蔓延,将那些赃官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
随后,书生念了一篇文章,更是彻底颠覆了陈永福的认知。
大学士程国祥,居然写文章痛斥钱谦益等东林党人为奸佞之徒。
这位阁臣可是东林党人,他居然站出来责骂东林党人?
这朝堂局势,怕是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复杂。
“你们分头去打听打听,看有没有以前的旧报纸,多买几份,拿回去慢慢看。”
八大晋商被灭族,张家口堡官场势必会有动荡。
那些纵容晋商与后金和蒙古交易的官员,自然会受到牵连。
了解京城局势,对稳固自己的地位,甚至再进一步,大有裨益。
毕竟他全力协助抓捕八大晋商,立下了功劳。
······
武英殿内。
来参会的官员相互拱手打招呼,尤其长时间没见面的,显得格外亲切,但内心却波澜壮阔。
按理说,在此处召开会议,一般会涉及到军事、边防等六部事务的重要议题,参会的有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都御史、大理寺卿等相关的高级官员。
但今日除阁臣和六部尚书外,其余人应该说没资格参会。
礼部右侍郎蒋德璟、左副都御史方岳贡、南京户部尚书张慎言、兵部右侍郎倪元璐、负责漕饷事务的张国维。
范景文、李邦华革职闲居,黄道周、孙传庭前阵子还在狱中。
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宋应星,他只是汀州府一个推官,他何德何能参与这么重要的会议?
疑惑都留在脑子中,没有人笨到去质疑别人的参会资格。
皇帝召来谁,谁就有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