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指挥部沉寂了三秒。
所有人都清楚——一旦被困冰窟,几乎等于无解。
它比岩缝还要致命,没有上下通道,气温更低,且空间压迫,氧气极度稀薄。
随着最新进展情况的同步,在外面等候的记者也都收到了消息。
网络上也掀起了一股评论,不过绝大多数都是看衰。
“如果他们真的在那里面,难道要把山体打通吗?”
“算了,国家已经尽力了,只能怪驴友自己。”
“基本上没救了”
......
气氛一瞬降至冰点。
然而就在这时,傅怀安轻轻闭上眼,然后睁开。
“所有除冰机器人,全数转向该坐标,切换模式二。”
“设定逐层热切割 + 定向震波解冻 + 微地震探针定位,务必在六小时内打出通道。”
“必须救人。”
他转向作战席后方,抬手写下:
“代号:穿心”。
屏幕上,五台机器人开始集体转向,身形下沉,如子弹般钻入风雪之中——
这场科技与时间的赛跑,刚刚真正开始。
---------------------------------------
镜泊山,冰窟下,黑暗深处。
时间,变成了一种模糊的感知。
江亦楠贴着岩壁坐着,双手搂着膝盖,整个人仿佛缩成了一团。
她已经无法判断自己是因为寒冷还是因为恐惧而发抖——也许两者早已混在了一起。
在她身旁,陈远航正用头灯微弱的光照着何一帆的脸,那张脸苍白中泛着红晕
“他开始说胡话了”
“刚才他拉我说,请我们吃羊蝎子,还问我想不想喝酸梅汤。”
她咬着牙,喉结上下浮动,仿佛下一句话就要崩溃。
冰面以上,上午 6:35。
五台除冰机器人已经抵达目标坐标,分列展开。
第一阶段启动:侦察型无人机率先展开微震探针,如地质穿刺般扎入不同层级的冰层,测试厚度与稳定度。
“冰层总厚度:13.2 米,底部存在不规则空腔结构。”
“热源反馈仍在,位置未变。推测目标群体仍存活。”
傅怀安站在雪中,眯起眼:“确认通道方向,启动点钻模式。”
指挥屏幕中,三台作业型机器人迅速切入“钻透 + 热解”联合模式:
高频旋转切割刀头展开,附着微型红外热能喷口,每一次钻动,都释放高压热量。
它们像三只锐利的矛头,朝着山体核心,一层层撕裂坚冰。
操作台上,实时3d剖面图不断刷新。
“第六层,通过。”
“第七层,通过——出现次生冻结层,建议切换低频振动,防止冰体垮塌。”
傅怀安微微颔首:“遵从建议,进入精雕状态。”
与此同时,两台侦察机器人则贴近冰壁扩散信号波,以扫描微量声音回响变化。
此刻,它们在聆听冰下的声音。
大屏幕上,一条极其微弱的震荡波形陡然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