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商业利益(2 / 2)

大梁辽王 梦农 1360 字 14小时前

“这个…”崔珏的话让林丹汗、蒙力哈和阿鲁台感到一阵为难,因为他们和辽藩互市交易,都是用牛马、皮毛之类的顶账的。

突厥缺少银矿,他上哪每年给你找520万两白银来,突厥真要是这么有钱,还南下进攻大梁干嘛?

好在杨竞这个人不挑剔,只要是等额的物资他都要。其实也不是杨竞不挑食,他只喜欢金子。但是现在辽藩建设的项目太多了,非常需要牛羊等牲畜。

加之辽藩冬天又十分的冷,十分需要过冬的衣物,动物皮毛的保暖效果最好。但是辽藩杨竞又禁止大规模狩猎,所以有限的皮毛根本供不应求。于是保暖性好的突厥人产的皮毛,也成了受欢迎的产品。

江南不敢说一年四季如春,但是气候也十分的温暖,要那么多皮毛干嘛?所以崔家根本不想要那些突厥的货品。

付款方式成了突厥和江南士族达成协议的最大阻碍。

“这样,崔先生先去休息休息,我们研究一下,看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林丹汗想到最后,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那在下就先告退,大汗有吩咐,随时喊在下”崔珏起身,退了出去。

崔珏走了以后,林丹汗问左贤王蒙力哈、右贤王阿鲁台,“你们俩怎么看?”

“大汗,卑下以为,还是和辽藩交易为好”见没有了外人,右贤王阿鲁台说话也直接了很多,“毕竟咱们和辽藩接壤,辽藩的供货十分的稳定,大梁江南士族即使有那么多的货物,但是在他们的朝廷看来,毕竟算是走私,如果有一天,这走私的线路被大梁朝廷截断了,那么乐意就大了。”

阿鲁台见林丹汗听的认真,又接着说道,“而且辽藩根本不纠结付款方式,他们什么都要,牛、马、羊、皮毛,甚至连草原上的干牛粪他们都要,只要价格合适”

“用草原上随处可见东西,稳定的换我们急需的物资,卑下觉得这个买卖不错”阿鲁台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和辽藩互市的合理性。

林丹汗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左贤王蒙力哈见林丹汗有被阿鲁台说服的可能,赶紧开口了:

“右贤王的话不错。可是有一点,大汗您想想,就是如何应付大梁的军事威胁。远的不说,就说不久前吧,何必力麾下11个部落被大梁偷袭剿灭,9000多部众全部被杀,如果我们事先能够得到情报的话,这种惨剧完全可以避免”

“此外,咱们和大梁的作战实在是太频繁了,如果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大梁军事情报,咱们战争的胜算就多了很多,至少,儿郎们能够少死很多”

蒙力哈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们也知道,大梁这个国家特别的神奇,不管战场上损失多么惨重,恢复个十年八年的,总能恢复好,然后又来草原上找我们的麻烦”

其实阿鲁台和蒙力哈说的都有道理,就是角度不同而已。阿鲁台是从现实和经济的角度出发,蒙力哈是从长远和军事的角度出发,不能说谁对谁错。

“还是大汗决定吧”蒙力哈和阿鲁台也明白对方的意思,也知道无法说服对方,只能将决定权交给林丹汗。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林丹汗也叹了一口气,“这样吧,咱们分成两条腿走路。第一,阿鲁台,你先稳住崔珏,然后派人去问问辽藩,他们愿不愿意给我们提供情报,本汗听说,辽藩的情报部门非常的厉害。好像叫什么政保署还有情报司什么的”

“二,蒙力哈,你带五万人去长城边转一转,探查一下情况。不管大梁来多少人,你的五万骑兵也可以自保了,本汗还可以随时增援你。”

不得不说,林丹汗能统一突厥各部,还是有能力的,至少这个安排,在蒙力哈和阿鲁台看来,就是最好的处理办法。

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决策。因为林丹汗提前暴露了他的战略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