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帝王心术(1 / 2)

大梁辽王 梦农 1009 字 10小时前

辽藩的正经大学士就5个:奉天殿大学士,一般不授予活人,都是死后追封文臣用的;往下依次是崇文殿大学士、宣武殿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和西阁大学士。这5个是正经大学士职位。另外还有翰林院掌院学士。

当然了,有时候杨竞为了赏赐功臣,可能会给个人功臣加大学士衔,但只要不是上述5个大学士职位,就不是正宗的大学士。

辽藩的官僚制度是杨竞杂糅他那个时代各朝的制度而来。中央设内阁,内阁中有大学士办公,分别为崇文殿大学士(吴晋),也是首辅,实际上的宰相;次辅东阁大学士(钱峰),三辅西阁大学士(赵石),这三人都是宰相。

内阁下面设六部:吏部、礼部、刑部、工部、户部和兵部,按照职责处理众多国事。除此之外,内阁下面还有通政司等部门,作为补充。

与内阁并列的部门有枢密院、御史台和大理寺,枢密院枢密使是宣武殿大学士曾泰。辽藩的军队调动、武官的升迁、士兵的管理都在兵部管辖,但是军队作战指挥,则是归枢密院管理。这样一来,辽藩军队的调动权和指挥权就是分属两个部门,方便杨竞集权。

御史台的老大则是左都御史,负责辽藩官员的纪检监察,左都御史是从一品的高官,直属杨竞,不受内阁管理。

大理寺的老大叫大理寺卿,负责辽藩全境的案子的审判和司法解释,大理寺卿是从一品的高官,直属杨竞,不受内阁管理。

辽藩的地方行政机构分别为郡(道)、县、乡镇和村,各部和各郡的文书先都送到通政司,通政司报内阁,内阁提出拟办意见后,通政司再拿给杨竞。杨竞同意的话,就用朱笔写上“照准”。如果不同意,就直接写出处理意见。

杨竞设计的这套官僚体系,暗含了分权和相互制约,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杨竞的集权,这也是杨竞从他那个时代的历史吸取的经验教训。

所以当秋华说是大学士在背后捣鬼的时候,吴晋的反应才那么大。

“长平,你没事吧?”杨竞略带关心的问。

“没事没事,陛下恕罪,臣失态了”吴晋赶忙告罪。

杨竞无所谓的摆一摆手,对秋华说道,“接着说吧,是谁?正德还是鼎诚?亦或是曾老大人?”

正德是钱峰的字,鼎诚是赵石的字,曾老大人就是枢密院枢密使曾泰,反正总共就这么几个大学士,肯定是这三个人之中的啊。杨竞是无条件相信吴晋的,他压根就不觉得吴晋会反对自己。

“臣感谢陛下信任”还没等秋华说话,吴晋直接跪下来说道,他这眼圈都红了。

吴晋自己都知道自己的权力有多大,除了是宰相,还兼管着皇宫的护卫,边军中很多军官也是自己提拔的,甚至辽东边军的创建都有吴晋的功劳,无论是在军中还是在政界,都有极大的影响力。

“哎哎,长平你起来”杨竞亲自起来扶起吴晋,“你别这样,你还是朕大舅子呢”

当初杨竞为了抬高吴晋的身份,让皇后吴青阳以吴晋嫡亲妹妹的身份嫁入王府,吴晋是真正意义上的国舅爷,吴家算是辽藩第一外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