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青烟迷局(1 / 2)

封谞的瞳孔骤然收缩,那缕青烟如毒蛇般蜿蜒钻入室内。他猛地捂住口鼻,宽大的袖袍扫过烛台,最后一盏灯也应声而灭。

“闭气!”徐奉低喝一声,肥胖的身躯却异常灵活地滚向墙角。他袖中滑出一柄短刃,寒光闪过,窗纸被划开一道裂口。

月光如瀑倾泻而入,照见窗外一道黑影倏忽闪过。

“砰”的一声巨响,窗纸破裂,月光倾泻而入。

那竹管影子倏然消失,但青烟已在室内弥漫开来。封谞感到喉咙发紧,视线模糊中看见徐奉如鬼魅般掠至窗前,腰间短刀已然出鞘。

“何方鼠辈!”徐奉刀光如练,斩向窗外黑影。

金属碰撞声刺破夜空。封谞挣扎着想站起,却发现四肢如灌铅般沉重。他眼睁睁看着徐奉与黑影在窗外月下交手数合,刀光剑影间,那黑影竟轻盈如燕,几个腾挪便跃上屋顶。

徐奉正要追击,忽听封谞喉间发出“咯咯”异响。回头只见同僚面色发青,双手掐着自己脖子,眼球凸出似要爆裂。

“迷魂烟里有毒!”徐奉急退回室内,从怀中掏出一个瓷瓶,倒出两粒腥红药丸塞进封谞口中。随后他咬破自己手指,将血滴在封谞眉心画了个古怪符号。

封谞只觉一股辛辣自喉间炸开,混沌的神智为之一清。

他大口喘息,冷汗浸透中衣。“太...太平道?”

徐奉面色阴沉如铁,短刀仍紧握在手:“不是普通探子。”他指向窗棂缺口处悬挂的一串铜铃,“我布下的警戒铃没响。”

封谞顺着望去,果然看见那七枚青铜小铃静静悬垂,月光下泛着冷光。这是徐奉特制的“七星警铃”,据说能感应杀气,今夜却毫无反应。

“除非...”徐奉声音陡然压低,“来者非人。”

张梁怒喝一声:“何人擅闯我太平道驻地?”声如雷霆炸响,震得院中古槐簌簌落叶。

刹那间,四周黑影晃动,数十名太平道信徒从廊柱后、假山侧、屋檐下蜂拥而出,手中刀剑寒光凛冽,将三位黑衣人团团围住。他们步伐整齐,目光森冷,显然训练有素,绝非寻常乌合之众。

封谞与徐奉对视一眼,心中暗叫不好。他们此行本是秘密探查太平道的“方舟”据点,却不想早已被人察觉,如今身份若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糟了!”徐奉低声道,“事情怕是已经败露。\"

封谞面色阴沉,目光死死盯着场中局势。三位黑衣人背靠背结成三角阵势,其中一人袖中滑出柄蛇形短剑,剑身布满细密的鱼鳞纹——正是执金吾特有的“水龙吟”制式兵刃。

张梁冷笑一声,缓步上前,宽大的道袍在夜风中猎猎作响。他手中拂尘一甩,森然道:“既然来了,何必藏头露尾?不如报上名来,也好让贫道知晓,是哪位贵人对我太平道如此'关心'?”

其中一名黑衣人冷哼一声,嗓音沙哑:“太平妖道,蛊惑百姓,祸乱朝纲,今日便是尔等伏诛之时!”

话音未落,三人骤然暴起,刀光如雪,直取张梁咽喉!

“放肆!”张梁怒喝一声,拂尘一挥,竟如铁鞭般横扫而出,将最先逼近的刀锋震开。与此同时,四周信徒齐声呐喊,刀剑齐出,战局瞬间混乱。

“速速安排人手,护送两位中常侍离开,不得有误!”那心腹点头,悄然退下,不多时,几名身着粗布衣衫的壮汉悄然靠近封谞与徐奉。

封谞见状,知道再耽搁下去,恐怕连他们也会被卷入厮杀。他一把抓住徐奉的手腕,低声道:“走!趁乱离开!”

然而,还未等他们转身,一道黑影悄然逼近——正是张梁的亲信黎里。

“两位大人,将军命我等护送二位从密道离开。”黎里压低声音,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此地不宜久留,请随我来!”

“事情败露了。”徐奉的嘴唇哆嗦着,将响箭狠狠折成两段,“那三个执金吾活不过今夜,我们...”

身后,刀剑碰撞之声骤起,三名黑衣人虽武艺高强,但终究寡不敌众,被逼至角落。

其中一人咬牙低吼:“撤!”三人纵身一跃,翻墙而去,太平道众信徒正欲追击,张梁却抬手制止,冷笑道:“不必追了,让他们回去报信也好。”

他转身望向封谞与徐奉离去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深意,喃喃道:“朝廷的人,终究还是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