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四月
渤海郡,南皮城头旌旗猎猎。
袁绍以剑拄地立于城楼,望着新垦的陇亩间穿梭的运粮车,嘴角泛起矜持笑意。
这位四世三公的贵胄,用三十六个昼夜完成了对渤海军政体系的铁腕重塑——罢黜七位豪族出身的县令,将两千郡兵打散重组,更以颍川荀彧草拟的《安民十策》广收民心。
对郡中豪族采取“三赐两夺”策略,赐田宅于主动归附的张氏、王氏,却以“通匪”罪名抄没观望者田产;在吏治层面保留半数旧吏以稳根基,同时将颍川、汝南带来的幕僚安插进盐铁、刑狱等要害部门。
当最后一支私兵部曲在章武县交出符节,代表着渤海十一县尽入袁氏囊中。
与此同时,在东光县驻扎的曹操也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曹操率领五百精锐新兵多次驰援修县,显示出其灵活机动的战略眼光。这支军队虽然人数不多,但训练有素,在战斗中屡建奇功。
曹操对修县的驰援行动并非简单的军事支援,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表演。他深知,在这盘棋局中,民心才是最重要的筹码。每次出征前,曹操都会在军中进行动员演说,强调此行是为了保护百姓安宁。士兵们士气高昂,在战斗中表现出惊人的战斗力。
修县县令朱灵最初向袁绍请求剿匪时,并未想到会引发如此大的波澜。
那些盘踞山林的山贼虽然人数众多,但装备简陋,组织松散。曹操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局面。他采取\"围而不打\"的战术,切断了山贼的所有补给线。
经过数日周旋,山贼们陷入绝境,不得不选择撤离。这场战役虽然没有全歼敌人,但却达到了战略目的——清除了威胁渤海郡安全的最大隐患。
城外的练兵场上,两千新募士卒正在校尉蒋义渠的督导下进行操练。
“弓弩手注意!”随着蒋义渠一声令下,数百名弓箭手齐刷刷地举起了长弓。他们身着统一制式的铠甲,腰间悬挂着环首刀,英姿飒爽地立于练兵场上。
这些新兵大多来自附近各县的壮丁,经过初选后便被编入军籍。虽是新丁,但个个都是一副孔武有力的模样。
“放!”随着蒋义渠的手势,箭矢破空而出,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远处的靶子纷纷中箭倒地,场面甚是壮观。
袁绍玄色大氅被劲风掀起,掌心重重拍在包铜栏杆上:“好个百步穿杨!义渠练兵之能,堪比古之孙武。”
“义渠,这些装备可是从郡城武库调来的精良之物?”袁绍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满意。
蒋义渠连忙拱手答道:“主公英明,这些的确是郡城武库中保存已久的上好装备。”
“武装了轻弩手五十名,角弓手一百名。”
“不错,不错。”袁绍转头看向一旁的荀彧,眼中闪过一丝期待,“文若啊,我听说凉州有位姓麴名义的将领,此人操练弓兵颇有心得。不知可否为我寻来此人?”
“彧即刻传讯颍川。”荀彧拱手应道,心中已经在盘算如何调动家族在凉州的情报网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