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忠勇孝义(1 / 2)

袁绍立在楼船箭楼上,望着蜿蜒河岸的长龙笑叹:“义渠这是把黎阳城的肝胆都挖来了?”

蒋义渠单膝跪在青砖上:“未将无能,仅收得旧部二百三十一人。”

船尾青雀旗忽被河风扯得笔直,袁绍望着桅杆上盘旋的夜枭突然大笑。

“卿等皆怀孝义。”解下腰间鎏金错银的短剑掷向蒋义渠。“自今日起,尔部号为孝义营,义渠便是这孝义营校尉。”

剑鞘撞上蒋义渠胸甲的闷响里,袁绍已俯身握住他甲胄束带:“那些捧着《孝经》的酸儒,该给孝义营写首铙歌了。”

“待你凑足八百带孝之人——“话锋忽转温柔如哄幼子:“本将军亲自为你系绛紫将绶。”

蒋义渠接过短剑:“末将定不负主公厚望,孝义营必将成为战场上的利刃,为主公斩敌立功!”

袁绍满意地点头,放开蒋义渠的甲胄束带,转身面向楼船下的河面。夜枭在桅杆上发出几声凄厉的叫声,似乎在为这场庄严的授命仪式作见证。

“好!有志气!你既有此决心,本将军便等着看你孝义营的威风。”

袁绍转身面向蒋义渠,神情严肃地说:“义渠,这孝义营非比寻常,你需得精挑细选,不仅要忠孝之人,更要勇猛之士。八百带孝之人,不是那么容易凑齐的。”

“末将明白,孝义营不求人数众多,但求每个成员都能以一当百,末将定会严格筛选,不负主公所托。”

袁绍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又说道:“这乱世之中,人心浮动,唯有忠孝节义能够凝聚人心。你身为孝义营校尉,不仅要率军作战,更要以身作则,传扬忠孝之道,让天下人知晓我袁家的仁义。”

“末将谨记。”蒋义渠郑重地回答,他将短剑紧握在手中,仿佛握住了自己的信念和使命。

此时,楼船缓缓启动,沿着蜿蜒的河岸继续前行。袁绍望着两岸的景色,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待到孝义营壮大,本将军将率你等横扫四方,让这天下见识我袁家的雄风。”

蒋义渠紧随其后,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孝义营必将成为主公麾下的一支铁军,为主公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

“这天下,非但要以武力争,更要凭仁义取。你等既以孝义为名,便当铭记,战场之上,非但要勇猛精进,更要守正持节。”

他转身面向河流,远处烽火台上的烟雾随风飘散,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事。

袁绍望着蒋义渠,心中暗自思量,此人虽弱冠之年,但忠心耿耿,且能征善战,假以时日,必成大器。他挥了挥手,示意蒋义渠起身:“去吧,义渠,你母亲还需要你的照顾,船上也有随行的军医。”

蒋义渠起身,向袁绍深施一礼,随后转身离去,他的背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坚定。

暮春的濮水泛着粼粼金波,袁氏商队的五艘货船正扯满青绸帆掠过济阴郡界碑。

船头铜纹犁开的水沫还未消散,桅杆了斗突然连敲七声铁铎——下游三艘舴艋舟正贴着苇荡疾驰,桐油刷过的船身反着乌亮凶光。

“左满舵!避开浅滩!”船主张世平立在青鸾号的望楼上,腰间错金虎头牌撞得叮当响。这位常年往来黄河的商贾此刻却紧握刀柄——济阴郡的水道比预想中安静得蹊跷,连惯常追着商船乞食的流民舢板都不见踪影。

桅杆顶端的了望卒突然吹响骨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