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馆不但分为秦齐赵魏韩燕楚七国陈列馆,一些已经灭国但留下文物史书的小国,甚至于遥远的夏商周,以及北荻南蛮,东夷西羌等等有文物有史料的传说国度都有分区展。
甚至于已经灭国的王室可以带薪整修列祖列宗史书,这笔文物研究开支,别山君从私库报销,等于,别山君花钱请亡国子孙研究整理老祖宗历史。
比如现在正在修编的《周史》,直接参与修史的有二十人,间接参与修周史者不计其数(无数贵族提供史料),直接修周史之二十学者团就有三位东周姬姓宗亲。
所以,当听说卫国愿意捐献所有史料和文物后,别山君兴奋到彻夜未眠,第二天立马指示水军抽调运输舰和冲锋舰去卫国(卫国迁野王县在黄河边)。
闲话少扯书归正传,卫角当选国相消息传到韩国,抑郁症严重的韩王安内心久久难以平静,别山封国国相他是了解过的,此国相不同于七国彼相国令尹或者什么犀首,别山封国国相是真正的一国元首,其国虽然军政法督并列,甚至于它们上面还有一个封君,但国相就是一国元首,其地位甚至于超过封君。
因为别山君现在虽然凭借个人威望能够影响国政,但其制度设计本质是虚君实相,等于是封君把国政完全托付与国相。
而且国相有独立财政权,人事任免权,国事处理权,甚至于国政制定权。
这样的权利,和一国之王有什么区别呢,而且比一国之王权利更大,因为一国之王往往被宗室大臣掣肘,但别山封国是真正的民选国相,他可以自己组建阁臣,甚至于可以全部换掉上届官吏重新洗牌。
别山君好气魄,这真的是国相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如此放手任其施为,国家矛盾便转移到国相与官吏身上,国治理得好是国家知人善用制度优良,治理不好是国相与官吏愚蠢惰政,百姓的怒火只能发泄到国相身上。
可惜,韩国知道的太晚了,现在韩国民不足百万(逃至别山封国者众),而且好死不死的挡了大秦东出之路,大秦对楚国用兵是假,想灭掉韩国是真。
当听说卫国整体南迁的消息传来后,韩王安突然也动心了,他立马召集王公贵族与诸臣询问:
“寡人也想学卫国整体南迁至别山封国,想把国民托付与别山君,不知可否?”
“我王,此事万万不可啊,卫国乃撮尔小国,其国离别山本来不远,再加上其国人口不足五万,而我大韩尚有一战之力,此时言败为时过早啊!”
“是啊大王,韩国数代先君励精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