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轻骑兵闪着花纹的马刀借助马速不断收割人头,血四处飞溅,恐惧迅速蔓延至两翼骑兵,两翼骑兵未战先逃,塞琉国王子在中军大阵来不及反应便被淹没踩成肉泥,事后连尸骨都找不到。
此战,秦军凿穿塞琉国步卒大阵后停止了追杀,而后示威般再列锋矢大阵掉头蔑视着塞琉国乱军。
秦军整军备战后就这样看着被吓破胆的塞琉国乱军,侥幸投降得早的的巴特王吓得面无人色汗流浃背。
这秦军真的太恐怖了,恐怖到从此以后变成传说。
看见秦军没有追杀扩大战果,塞琉国使者又来了,这次,这厮温顺到像小绵羊。
所以很快划定边界,秦军虽然战胜,但很讲理,秦军的道理就是所有发源自东方河流流经的土地都是东方固有领土,所以,考虑到西施湖西岸也有部分河流流入,秦人把西施湖一分为二,塞琉国占两成湖面,东方秦国占八成湖面,沿西施湖南北向划分直到出海口,为了以后不产生边界纠纷,两国还各退三里钉木桩标记边界线。
原居住在西施湖东岸的塞琉国农牧民在限定日期西迁,往后两国之民不可随意穿越国界,当然,两国虽然发生战争,但没伤了和气,反而签订攻守同盟(插手西方挖的坑),以后塞琉国若遭他国入侵(主要预防波斯国侵略),东方秦国有义务派兵帮忙,反之亦然。
而且两国还在边界开放三个陆地通商口岸,两国向对方敞开海港自由贸易。
为了抱紧东方秦国这个大腿,塞琉国紧急向天竺派了数百幼童留学生学习东方语言文字和文明(为了预防技术泄露,天竺州以文科教育为主)。
所以,战争是最好的调节纠纷之法,谈不好打一场再谈,什么心怀异心的科西国心服口服了,虎视眈眈的塞琉国也彬彬有礼了,贸易通道也打通了,两国百姓想要的的和平也降临了。
多好,是的,世代享受和平多好。
当然,没被儒家驯化的华夏先民好战得多也自信得多。
所以此战,等于是东方人在西方立国之战,也是扬名之战,此战过后,东方大秦声名远播能止小儿夜啼……
于此同时,民间海商占据的南越文郎国小城据点也发生了一场战争,该死的文郎小国竟然纠集几万土鸡瓦狗想夺回封国商贾据点,好在封国派了一个团兵马也想灭了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文郎小国。
于是,一场屠杀开始了,文郎小国兵马还处于原始部落阶段,他们既没有盔甲,也没有金属武器,而是那种竹矛石刀竟敢招惹天国天兵。
于是,城头箭雨洗礼过后,四个城门大开,一个营的骑兵带着两个营步卒和数千商贾家丁水手,就那么直冲出去包围了文郎国几万土鸡瓦狗。
一场屠杀结束,文郎小国全军覆没,中原兵马连民间商贾伤不足百,亡无一人。
即灭其军,兵马一不做二不休的干脆灭其国,此地是一块万余平方公里的小平原,平原中间有条河,因为水质带红色,所以改名为红河,其地被改名为红河郡。
灭其国杀其王后,大军清理完红河平原土着后罢兵收刀,不是商贾不想扩大战果,而是此地雨林密布确实不容易清理。
当然,目前封国策略就是先占据大小平原,华夏自古乃农耕文明,能种田之地才是值得占有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