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秦王政派第三五将军为南征大将总揽一切军务,第三五自从把别山秘技带回大秦后便步步高升,如今终于可独当一面了。
临走前,第三五询问秦王政:“大王,此次出征秦兵打到何方?”
秦王政道:“打到与别山封国交界。”
“可若楚国把西部郢都一线送与别山封国怎么办?南征军是与吕氏父子兵戎相见,还是空手而归。”
“这怎么可能,数千里土地,楚国怎么可能拱手相让。”
“如果真送了呢?”
秦王政闭目沉思,这可能吗?楚国若失去了西边郢都防线,寿春将再无险可守啊!
秦王政十二年,别山封国五年,天下大旱,从开春之后就开始的大旱已经严重影响天下列国,特别是北方赵魏韩及燕国。
秦国虽有蜀郡粮仓支撑,但关中受旱灾影响很重。楚国淮北地区也受到很大影响,但楚国南方各封君影响不大。
别山封国因为地处大江之畔,加上水利设施齐全,几乎没受到大影响。
中原大旱至四月,粮食一月三涨,而且越涨越离谱,从粮食进口变成粮食出口的别山封国便成为天下商贾云集地。
是的,天下商贾云集别山商城炒作粮食期货,天下粮价由商城期货价决定涨跌。
随着旱情越发严重,国相吕不韦立即往天竺去信咨询,至五月初,别山君回信:救灾,不惜一切代价救灾,海外加大耕种面积增加运输仓位调剂粮价,封国府私库拨救灾款去灾区救济饥民。
于是,本来应该饿殍满地的中原列国,原来想在期货市场挣笔大钱的中原世家商贾,突然被一船船源源不断粮食搞懵逼了,什么时候,大灾之年,粮价不涨反跌的,而且,只要有了期货交割单,封国运输舰还愿意贴心的负责把粮食运去黄河出海口。
粮食,能救命的粮食,而且多为水稻精粮,以平价甚至于低价倾销至中原,沿黄河逆流而上往赵魏韩甚至于大秦转运粮食。
除了这些平价商品粮外,别山封国还在北方各地水陆码头交通要道广开施粥棚,广开难民救济点。
所有粥棚救济点竖别山封国红龙旗,红龙旗旁边还吊起一面白幡曰:替天行道!
是的,替天行道,这四个字在后世带着反叛之意,但在此时却是真真切切的宣言。
哪怕在大旱之年,列国还在龟裂干涸的土地上相互攻伐,六月,魏国出兵伐楚,七月,秦国在楚国西线攻郢,八月燕齐摩擦不断,九月,赵燕又陈兵边界虎视眈眈……
只有别山封国,沿黄河无数渡口,码头,交通要道布设救济点施粥,有无数的医者在治病救人,无数的道士在超度亡灵,无数老弱妇孺与缺胳膊少腿的残疾男人被救济船接走。
是的,七国不可能放走壮男,但七国混战让无数壮男死在战场,无数壮男变成残疾之身失去价值。
大灾之年,粮食供给肯定优先贵族军中,如果是往常,这些失去劳动力的妇孺残疾只能饿死,但今年因为别山封国的介入,至少数十万老弱妇孺残疾得到救济,这也是中原普通黔首第一次近距离见到传说中的天堂之国——别山封国,他们这些失去劳动力的无用之人侥幸活了下来。
是的,活了下来,这些人被内河平底船运输到大河出海口换乘海船,再一批批往海外输送,他们的命运将因为这次大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