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追杀阿育王(2 / 2)

白日偷安林白 亭云居士 1121 字 17小时前

全盔全甲的秦骑是所有天竺骑兵的噩梦,是的,噩梦,长枪弯刀所过之处,只剩下一具具尸体倒在旷野。

王育鳌也在追杀骑兵之列,而且已经由水军陆战营长升至团长,只不过他被抽调至奴兵。

可按照亲疏远近,东方奴兵也是东方华夏人,所以奴兵乃次嫡系兵马,奴兵团长也是尊贵军官。

王育鳌团长辖制两千奴骑,他出任奴兵团长时从军中挑选了两百水军,这其中就有他的两发小稻和鳅,两人摇身一变成为左右营长。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王育鳌需要自己的嫡系军官,当然,不足二十岁的王团长因为出海,目前已经是楚系军官最高职务了。

当然,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手下两千人马让王团长压力山大,他虽然不需要再抽刀搏杀,但如何用最少代价获取最大斩获,如何平衡各部利益,如何行军布阵,如何追杀敌人……

敌人虽然已经胆寒,但他们手里是有刀枪弓弩的,他们还有战马可以逃跑,这帮天杀的天竺人,虽然打仗拉稀得很,但逃跑本事比兔子还快。

王育鳌的骑兵一团分三个营和一个亲卫连,当然,连级以上军官目前都是华夏人,但他的亲卫连却挑选出一百名弓马娴熟的奴兵。

王团长是受到过别山君亲自接见,也得到过别山君亲自教导,所以自担任团长起,他遵循别山君教诲牢牢记住十六字游击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再加上别山君教导的风筝战术和狗斗战术,在西征战场,王团长一次次取得大胜仗。

封国胜仗不计算你打了多大战役,杀死多少敌人,而是计算产出比,也就是伤亡净值,产出比越高,功劳越大,这个传统不但在封国正军中推广,也在各仆从军中流传,而且得到上下一致赞同。

这次追杀天竺逃兵又是老上司吕昆将军带队,所以各团迅速按照布置分批接力追杀。

所谓接力追杀,即一部拼命打马至极限,然后由紧随其后的部队接力追杀,自己则可以驻扎短暂休息。

所以,军功在前方,军功在轮流到自己团冲杀时才会产生。

奴兵骑兵一团刚刚好轮到打马狂追阶段,前方黑压压的十来万骑兵已经跑不动了,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时机,第一团上下眼里可是一颗颗首级,一个个功勋爵位,所以,从发现黑压压的天竺骑兵开始,王育鳌就下令发动恐吓性进攻。

所谓恐吓性进攻并不是真的进攻厮杀,而是把兵马散开,把气势做足,把马速拉到最高。

从远处看,会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对方兵马很多冲阵意愿很足杀气很重。

其实,真的有数千天竺骑兵敢于转向反冲锋,第一团最多放几轮箭雨便会转向后撤,他们可不能和敌骑混战,而是负责把敌骑诱至后方一举围杀,上一波天竺骑兵就是这样被干掉的。

战争这个东西很多时候就是如此莫名其妙不可理喻,两千骑兵嚣张跋扈的冲杀十几万天竺骑兵,十几万天竺骑兵竟然无一骑敢于转身迎战。

逃跑的敌军才是好敌军,吓破胆的敌骑才是刷功池。

看见如此多的敌骑竟然不顾一切逃跑,王育鳌团长也兴奋起来,他抽出寒光闪闪的马刀大吼:“冲上去,杀……”

三个营立马变阵成锋矢,王团长的亲卫连被护在中间。

第一团一人双马甚至于三马,这些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奴兵可以很轻松的在奔跑中换马。

所以,追杀四五里后终于咬上了敌军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