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因为有过几次建城经验,加上随军工匠百余,所以从规划图纸到放线定位,再到挖基础打木桩,再到填石夯土,再到开始砌砖砌墙。
总之,日夜不停的赶工,时间就是生命,只要有了一座防御城池,就可以躲入城内打防御战,可以等待来自封国的援兵,可以避免无数无价值的牺牲。
跟着别山君的人都知道,他从来爱惜士卒性命,从来把人命看得高于一切。
当然,别山君的仁慈只针对中原人,或者叫族人,他说的汉族之民。
至于为什么叫汉族没人说得清,就比如为什么叫《汉民千家姓》和《汉民字辈表》一样,为什么是汉?为什么不是华族或者七国任一国名,比如秦族,没人深思这个问题便也无人打听这些细节。
数万人的工地,日夜不停的赶建,加上奴兵卖力监管,打死不问什么种姓的血腥手段,一座奇形怪状的城墙慢慢的从地下冒出雏形。
城墙基础出了地面后,随着每天不断增加的劳奴,城建速度陡然加快了,天方军城直径为十里,周长为三十一点四里,城高十五米,城基础宽度为十五米,城顶宽度为十二米。
城墙开四门,城墙内分四层,第一层为马厩和仓库,部分军营。从五米五高度起每三米一层拱顶军营,一直到城墙顶分别有三层内营房。
城墙外侧散布无数内大外小的射击圆孔。
整个城墙有六十几座墩台(马面)和四座城门楼,每墩台之上预计放置强弩三架,再加上城墙之上铺设双铁轨,马车可迅速增援任何险要之处。
当然,两子城高度只有十二米(即使被攻陷不影响主城防御),而且外城墙只有薄薄的一米厚度,等于子城只是两座防御力稍微强一点的四层营房,而且城头不会配备钢弓强弩(预防技术外泄),但会配备木竹大弓弩。
子城的作用主要是保护水道和码头泊位,所以加强防御也很有必要,而且,能入住子城的也算是秦人,加上奴兵杀戮天竺人已经结下血海深仇,所以忠心这块不需要担心。
就这般低档次可以随意抛弃的子城,对于这帮游牧部落民来说已经是奢侈的豪华居所。
当他们得知此城也有他们的一份后,这些野蛮的家伙监管起来更血腥卖力。
都说米国中西部铁轨每一块枕木下都埋着华工尸骨,又说万里长城底下全埋着累累民夫尸骨。
修建天方城墙杀死累死者更是成千上万数不胜数,要不是别山军官顾及熟练劳奴难得有所制止,估计这帮奴兵二狗子会杀光这些懒散不堪的劳奴。
二狗子史玄蚩是秦译史天时的干孙,老秦译史天时现在是秦军中最炙手可热的红人,原因自然是史老头是正宗秦人,其实史天时是西垂人,也就是西犬丘,现在的甘肃陇南人(秦发源地),他七八岁左右被掠至西域,流浪过西域和草原不少地方。
所幸这老史刻骨铭心记得自己出身,也记得部分秦语。
这便不得了了,虽然现在军中又找到几位和他类似经历的中原人,但他们不是赵人就是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