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山封国三城三百里土地已经开发完毕,按照《资源环境法》,封国子民再不能往大别山开发土地,止于别山四年底,共得土地四十万块(理论上可得近五十万块永业田,须除去城池,工业区,湖泊,溪流,道路占用),别山目前拥有永业田者四十万户(独自逃至别山者众,因为成年便可立户),这四十万户共百五十万民(不包括海外移民数据)。
但别山封国,特别是别山商城工业园有奴隶无数(未曾统计),还有无数等待移民的逃户。
所以,七国争夺天下之地,别山封国争夺天下之民。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可这只不过是儒家一句口号而已,两千年儒家治国,儒家不但不让民为贵,反而把此民解读成彼民。
当然,天下列国之君都希望鱼与熊掌皆得,可天下因为别山封国的出现出现了变数。
所以,到底是民贵还是国土贵,有国土不怕无民耕种,可有民也不怕没有国土耕种。
这是别山封国媒体目前最大的争论,列国为了应对别山封国疯狂吸引移民也开出无数惠民政策,比如大秦拥有关中沃野和巴蜀沃野。
秦王政特意颁布律令,大秦也实行土地新政,大秦每口可开垦十亩荒地为己有。
楚王悍和赵王迁更豪爽,规定只要国民愿意开垦,所垦新地皆为私产。
注意,秦国是每口十亩,一家多少口可开垦数十亩新地,赵楚是不限量,想开垦多少开垦多少。
可列国子民为什么不踊跃开垦,特别是秦国百姓为什么惧怕开垦。
原因不在土地价值而在沉重赋税,列国其实都不缺土地,列国也一直在鼓励垦荒,可为什么无人主动垦荒。
比如秦国,垦荒耕种还有升爵奖励,可秦人宁愿忍饥挨饿也恐惧开荒,原因就是秦国是按照土地总量收取赋税,你土地多赋税多,普通百姓靠瘦弱双手能耕种多少土地,可国家不管你是否耕种,而是年年按亩收税,按册征赋。
再一个就是产权不明,天下之地不是国家就是封主,你勤勤恳恳开荒成熟地,保不齐哪天就是人家的了,或者国家一道命令征调你们全家迁徙,你这地就是别人的了。
所以,谁他妈的傻才去开垦荒地,所谓舍本求末就在于此,百姓要的不是多少土地,而是土地能给百姓带来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