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别山商城建成(1 / 2)

94

古代育秧苗可没有塑料棚,所以需要用苔藓,用上厚厚一层苔藓覆盖保暖。

早春的天气忽冷忽热,更有倒春寒,所以想种双季稻保温是关键。

但育秧之前需要先催芽,催芽之前需要先挑选稻种,当然,稻种一般是收割前去田里挑选,比如挑选最早熟的稻子,最矮株的稻种,这个时代的成熟水稻高度超过两米,我们后世所见到的矮株早熟稻种是经过一代代选育出来的。

吕涛把知道的粗浅知识告诉农院,由农院官吏教授别山百姓。

所以今年准备明年稻种,也就是早稻挑早稻,晚稻挑晚稻,一年年的不停选育,直到成百上千年后,稻种就会慢慢的变早熟变矮。

至于杂交水稻,抱歉,目前不具备条件。

催芽一般是用温水浸泡直到稻种破壳,而后放入暖房一天一夜直到稻谷长出白芽。

这时间点就选在清明前后播入秧田之中,《吕氏春秋》对一年时间和节气已经有了研究,他的误差率只有正负三天时间。

所以按照《吕氏春秋》育苗播种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春耕开始,整个别山都在忙碌中,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垦出一点点田地种植水稻。

一个成年人,一个月大概需米四十五斤(缺油荤情况下),按照稻谷百分之七十出米率,也就是需要六十几斤稻谷,一年需要七百斤左右稻谷,一家五口便是三千至三千五百斤稻谷。

按照这个时代亩产三百余斤产量,一年种植两季稻,五口之间,需要五亩水田才能养活自己。

好在农人皆朴素,也都节俭,加上可以养点鸡鸭鹅,养头猪,养头牛,所以二千五百斤左右粮食几乎可以让一家五口勉强吃饱。

二十余亩田地,理论上,家家户户是可以过上小康生活的。

开了年,煦阳生产了,男孩,取名训权,半个月后,赢霜顺利产子,取名训桅。

煦阳娘家就在商城,赢霜娘家人也早搬入商城,所以两人谁也不虚谁。

当然生产时两人都受了不少罪,吕涛作为罪魁祸首,也紧张得不得了。

好在皆母子平安,皆心满意足,皆无有偏私。

又添两子的别山君变得成熟稳重了,加上军政都走上轨道,所以别山君最近迷上钓鱼,他一般喜欢去无名溪垂钓,开春之后经常有大鱼溯江而上觅食产卵,所以经常有大收获。

当然,这个时代对环境破坏小,所以水中鱼鳖成群结队,差不多和后世棒打狍子瓢舀鱼的东北差不多。

钓鱼这个东西很容易迷人,吕涛钓了一段时间之后,别山封国就流行了起来,本来已经被鱼吃到恶心呕吐的别山国民仿佛又忘了那段艰苦的岁月,也可能是家家条件好了舍得放油盐了,自然又发现鱼的美味。

别山君爱钓鱼,自然有部分附庸风雅之钓徒,但也确实带动了更多人爱上垂钓,一时间,每至下午,无名溪谷人满为患,钓竿(竹竿)为患,一时间,不断有钓友钓上大鱼王八引来惊呼。

没多久,无名溪中之鱼便被钓光,已经很难钓上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