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八月底三个美妾集体反酸呕吐,大嫂得知后立马一通批评教育,吕涛总算能安稳入睡。
半个月时间,地基挖至两丈余(秦丈2.3米),地上冒水了。
冒水了可地基没挖出来,底下全是冲积淤泥软底,好在吕涛早有准备,那就是打木桩,打松树桩可千年不朽,威尼斯就是打了木桩建城。
因为有龙门吊,所以木桩都是大松树,长度足足有两丈有余,龙门吊吊大铁坠一根根的砸,日夜不停的砸,砸完一段立马沉石,石头缝隙倒石灰泥浆,填石一丈厚终于验收基础,如此牢固应该千年不倒了。
然后泥工大匠放线定位,再开始砖砌城门马面墩台台基,半里一个,两墩台内外拉直线,有工具的跳下去学着按照拉线砌城墙。
也就是说,这些毫无经验的野人楚人只要按照控制线砌砖就不会出现大偏差。
当然,正负零之下有壕沟挡风不会吹动拉线,但越往上,越容易出现偏差。
当然,小工砌多了墙也变成大工,中间还有大工巡视检查,所以,应该不至于出现大问题。
吕涛不知道标准城砖尺寸,这个时代各国玩各国,也没标准可言。
他早制定出自己标准,就是一尺23厘米,分成二十三份,减去三份,就是大概二十厘米,再制定出米,厘米,毫米。
所以他的城砖用的是后世普通砖(24\/12\/6)倍数,也就是48\/24\/12厘米,而且还是空心砖,主要是便于煤炭烧围窑。
经过后世测试,空心砖不管是强度还是隔音都强于实心砖,因为空心砖容易烧透。
天天有山越野人上岸,天天能增加民工数量,这城墙大工程修起来真的是一日一个样,特别是出地面后,再加上有龙门吊加持,不管是中间夯土,还是吊运材料砌两面外墙,真的比肩挑背扛快的多。
至九月底,双水城人口正式突破十万大关,修城民工达到四万。城墙高度也达到三米。
三米不高,但绕军营一圈乃二十五里,如一条红色(围窑砖为红色)巨龙环绕,如平地凸起山峰耸立,这城墙已经慢慢的露出他的峥嵘。
哪怕再艰难困苦,吕涛深怜天气日寒,于是吩咐木工房加班建造标准排房,城墙之外,早已经被密密麻麻的窝棚占满,现在,全军出动帮木工搭房,只不过这是给民工临时住宿,所以不求坚固,只求能茅草盖顶遮风挡雨。
而且,哪怕窝棚林立,每两墩台之间总有学堂一座,每天有先生教十二岁以下孩童读书写字一个时辰。
将军又下令,每墩台中间垒砌两米大灶十口,每日午时不限民工家眷,将军府供饱食一餐,不间断供骨汤十锅。
将军府出资,便是真的出私产供养百姓,为此事,和大哥吕蜴又大吵一架。
真正的慈悲便是给人生存空间,给人读书希望,给人饱暖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