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子招收上万民工修墙,工具不足,管事不足,匠人不足,什么都没准备好,所以第一天乱哄哄的只把外围壕沟外面画定白线分配民工数量,告诉他们,明天你们到这里来干活。
一天啥事没干花了四五万大钱,大哥吕蜴脸气绿了,可没办法,三弟主事,他要白发钱也没办法。
好在他这次从洛阳运来金钱无数,再加上吕涛自己钱多的堆满几个钱库,倒也背的住。
吕蜴不了解吕涛,是因为他以商贾思维思考问题,他不懂吕涛见日益增加的人口忧心忡忡,他要想办法让人吃饭。
修城墙干大工程是最好的办法,以工代赈嘛,后世人人会。
然则,第二天还是理不清顺序,这些人不管山越人还是楚人,都听不懂秦语,加上都没管过这么大场面,工具虽然添置了一些,可还是一人干活三人看热闹。
第三天随着工具继续添置,工地人事总算顺畅了些。
军中刚刚混编,加上又征新兵两万,所以这次,除了抽调点军人巡逻维持秩序,真的一兵未抽。
所以这次管理全靠大哥吕蜴,匠人也都是他带来的人为主,工匠营抽了点泥工帮忙。
吕涛规划设计图纸,其实图纸早设计得有,可看着用青砖砌好的护墙河,吕涛不舍得拆掉,于是又往护墙壕沟外移一里,如此,这城墙工程量和规模便增长了数倍。
所以图纸得重新设计。
首先,还是圆形城墙,因为护墙壕沟当时画线开挖,是一个标准的圆,所以这次外移一里也是标准圆墙。
其次,墙地基十二米,预计地上高度十二米,墙顶宽十米,也就是说有内收弧度。加上这是圆墙,工匠又不足,靠这帮野人基本上无法完工。
所以吕涛又修改图纸,以宽度半里砌一马面墙(墩台),工匠负责砌马面墙,两墙之间拉直线,夷工只要按照线条砌墙就可以保持屹立不倒,当然,中间还是需要泥工监督。
再次,打地基时,需要留出足够排水口,不然城中下雨成涝就麻烦了。
再者,十二米地基厚度,不可能全部开挖,所以只挖两侧四米壕沟,中间四米不动夯实即可。
最后,吕涛觉得这么厚一堵墙完全夯土工程量也太大,不如在六米高度内部中空拱顶当成军营,如此既减少工程量,又增加实用功能。
吕蜴算是慢慢看出来这个小弟脑壳有病,因为这些想法匪夷所思闻所未闻。
他智商跟不上吕涛跳跃思维,一座军营,他为什么要建如此坚固堡垒,用夯土已经可以了,为什么要包砖,包砖可以,墙内为什么还要修房。
还有近半里一马面墙,需要这么多马面墙做什么,那需要增加多少材料和工程量,他不计算耗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