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在生活上不应该如此。
回到中军,吕涛写写画画,他在考虑如何改善营房,是直接一步到位砌砖瓦房,还是夯土房,或者木房,加水军两万多人,每人一间需要两万多间,二人一间需要万间。
召集各类匠人和军中裨将以上主官又开会商议。
吕涛道:“南方夏则多雨酷暑,冬则多风阴冷,古语有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所以,我欲重建营房,以木柱立架,用竹帘为墙,再糊上泥浆挡风遮雨,此法工艺简单快速,大家都议一下,是每人一间房,还是多人一间房?”
“将军,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出自何处,某为何未曾读过?”
“说了是古语,你一个军人考究这些做什么,想改换门庭。”
“^o^”
“好了,说说房子,我之意还是每人一间,来此地就很难回去了,所以,日子得过好,最好都娶上本地媳妇生一堆娃开枝散叶。”
“将军不是严令不得和楚女……”
“老子是不让你们用强,自由恋爱我何时干涉过。”
亲卫头子吕湘听见这话高兴的差一点跳起来。
副将第三五担忧道:“可这每人一房会不会太难了,我们得建到猴年马月去,战争迫在眉睫……”
吕涛大咧咧保证:“打不起来,相信某,但营房建设迫在眉睫,谁知道哪天再下雨。”
第三五将军皱眉无言,成何体统,这是秦军铁骑还是民工,秦军是来建功立业还是来安居乐业……
听见将军要给所有人建房,而且听说还是一房一厅大房,本来泡在泥雨中的士卒高呼将军万岁。
建吧,就用后世倭国建房术,木架子主体搭起来,然后用内外两层竹网做墙,再填泥巴,屋顶用茅草,茅草上再糊淤泥。
好在本地木头楠竹多了去,泥巴更是多了去。
很快,一份将军令出来了,全军大建房,先造普通士卒大通铺过渡,再造深五丈(约11.5米),宽两丈(4.6米)排房,房中有卧室,客厅,厨房,有家眷者优先申请,各级军官按军职和爵位递增面积,至副将级别会拥有一套长宽各十丈四合院。
先堵住第三五将军之嘴,这下没人反对了,谁反对谁是全军公敌。
但军训还是不能落下,所谓政治是妥协之产物,吕涛也须考虑军力废弛后果,所以吕涛每日清早亲自训练千夫长以上军官,军官傍晚训练下级军官,下级军官清早把全军赶去战场陪练。
人上一万,声响震天。
从此以后天亮军号一响,千余骑兵出营二十里警戒,各百人队唱着赳赳老秦跑操,列队,走步,拼刺,围观长官挨训,再被长官训,太阳升起回营吃早饭,而后开始参加轰轰烈烈建新房娶媳妇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