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四院还需留出土地建所属大学堂,使馆区,当然,诸国使馆自己花钱买土地花钱自建,别山国最多预留些许土地份额。
这也是吕涛一直拖着不修城墙的原因,实在是这商城牵扯太大了,发展也太快了。
但现在的别山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中央政府,没有,一直靠地方官衙勉强运转,吕涛一直拖着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国相,当然,他老爹吕不韦其实最合适,可吕不韦还不死心,还在等待事态是否按吕涛预言的方向发展,他对于一手培养的大秦之王还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当然,几十年心血付出,哪里是说放弃就放弃的。
人不刀斧加身,哪里会心生悔念。
再一个就是吕涛一直没想明白国相院和封君的关系,谁控制谁,谁指挥谁,或者如何和谐共处而不影响国家运转。
因为他一旦决定放手,他的威望是可以统御一切,但后世封君呢,是走上夺权之路,还是独裁之路,或者变成傀儡之路。
其实变成什么都无所谓,他所谓的是:这文明的种子如何传承,如何能影响华夏进步,而不是退步。
是的,退步,为了君权皇权,华夏采取了集权,集权不了,便是国家混乱的开始,相权太盛,法理上便站不住脚,名不正则言不顺,东汉末年便是活生生的例子,为了赶走强相,所谓忠贞之士请兵马外援,兵马入京,发现皇权不过如此,皇权最后一丝敬畏荡然无存,所以从此华夏变成手中有兵便是王,这尼姑和尚摸的老子为什么摸不得,这皇帝你家当得,我家为什么当不得。
于是混乱的三国开始了,魏晋南北朝开始了,此后的华夏历史一直在重复这样的混乱。
可以说,世界其实是个实验场,西方在实验各种政治形态,东方更是激烈实验各种政治形态,一直实验,皇家强权不行,放权也不行,军人以军威篡权不行,法家严刑峻法不行,儒家使劲浑身解数总算凑合做补锅匠,其实还是不行。
所以在后世,读懂历史的华夏知识分子看见西方那一套就觉得不过如此,咱老祖宗早玩过了,看见第三世界军阀干政更是感觉幼稚,多么低级的玩法,怎么就不翻翻我们家二十四史呢?
可能天下就没有万古长青的治国方式吧?
可自己如何能保证别山这国中国立于风暴眼中而长存,一旦失去别山这风暴眼,哪怕吕涛现在占领第一岛链或者更宽阔土地,这些脱离华夏文明影响之民还是华夏之民吗?他们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白眼狼倭国反噬华夏。
这是很有可能的,所以别山的重要是纽带,是神圣殿堂,是文明源头,更是无数海外游子的故乡。
亲卫来报,有齐国稷下学宫诸儒生来拜访,领头之人叫淳于越。
谁,淳于越,好家伙,这可是又一个历史名人啊,秦始皇焚书坑儒可是这家伙点的火,想不到这家伙竟然来到别山。
被亲卫带进书房的一共六个儒生,都很年轻气盛,其中领头的身穿长袍头插木发簪,有两撇文士须,身长而瘦,标准老夫子板正神态,年最多不过二十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