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2 / 2)

白日偷安林白 亭云居士 1097 字 14小时前

如今大战停歇,所有军功皆已计算好,所有伤亡也已经被抬下城墙。

国之大事,再戎在祀,吕涛郑重换上别山君黑礼服至城下瞻仰英烈,英烈排成一排准备入殓,英烈家属抱着尸骨痛哭不已。

吕涛示意吕湘端着铜盘跟随其后,他先扶起家属,再半跪于地用丝巾细细擦拭英烈脸上血迹,再颤抖着写上英烈姓名,整整百三十一具尸体,吕涛擦到一半热泪盈眶失声痛哭。

都说穿越者喜欢收买人心,可面对这些主动守城赴死的英烈,他的心再硬也悲伤不已,这都是一条条人命,都是一个个家庭的顶梁柱,都有父母妻儿,如今,敌人退了,他们却永远走了。

那个时代都有舍身赴死之英雄,不管他曾经是野人还是匿民逃民,也不管他曾是贱民还是奴隶,在存亡危急时刻,华夏民族总有奋不顾身之人慷慨赴死,英雄不应该被埋没与遗忘,英雄就该有英雄的地位和荣耀。

看着一具具尸体放入棺椁,将军下令,在城正中建一英烈大殿供奉为国捐躯之牌位,自此之后,所有为国捐躯之英灵皆入英烈殿,冬月初三为别山国祭日,此后每年上至封君下之臣民皆须入殿祭拜,在别山西侧寻一风景优美之地划为英烈墓地,此墓地非英烈之躯不得入葬。

因为墓地未勘察出来,所有棺椁暂搭灵棚寄存东南城墙之下。

将军离开后,全城百姓得知消息一波波赶至灵堂祭拜,一时间,这百三十一人英雄事迹被百姓口口相传愈发英勇仁义。

城中官吏立刻按照律法抚恤家属安排老弱,工匠营派大匠数人去城正中规划英烈殿位置形制。

城正中点乃一参天古木,建军营初就是在此树干拉绳画圈。

吕涛也亲自去树下看了看,好大一棵松树,足足须五六人合抱笔直树干高耸入云。

当时此地乃原始森林,所有树木为了阳光都尽量高长,如今砍伐掉它的竞争者反而显得突兀。

就在此地建殿,有此巨松在门口守护,也算地位特殊,吕涛指示拆掉方圆百亩内建筑,在此地建三重大殿及英烈公园,大殿规格超越七国任何王庭。

三天后,终于在别山西侧寻到一缓坡,此地背靠别山,面朝大江城池,左右皆潺潺溪流环绕,可谓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难得的风水宝地。

出殡这天,全城百姓半跪于路两边泪送灵车北上,吕涛作为一军主将也扶灵送至北城门口,他的亲卫副将吕湘带着仪仗队和乐队主持整个隆重葬礼。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