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管大小政府,也不管民主共和或者专政,核心一直没变,即官府是谁的官府,为什么需要官府?
就比如哲学终极三问: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吕涛在想,官与民天然对立,天然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哪怕再如何改善,再如何喊伟大,但总归改变不了双方立场。
为了管理,会成立无数个上下部门,一级直属一级,可久而久之,就会因为具体分工和监督增加更多的部门,可所有部门是需要经费开支,开支从何处来,问题是,事情发展并不是部门越多管理越顺畅,反而是越来越臃肿掣肘,以至于简单事情复杂化……
那为什么不趁城小做个社会实验,趁起步改变游戏规则立好规矩。
当然,这事不急,吕涛更不知道古今中外官府开支占比税收多少比重,但吕涛估计,不能超过二成,要不然,百姓负担就真的重了。
虽然现在不能立即改弦易辙,但在城中成立监督房好像可以。
当然,监督房是不能拿薪酬的,要不然目的就不纯洁了,因为拿谁的钱替谁办事。
还有监督房得按人口比重选派代表,比如城外码头匿民,现在也是秦法治下之民。还有山越蛮夷,目前天天有数量增加,但融合速度更快。
还有军方,好像也要代表,毕竟两万多人呢,总要行使监督权。
很快,将军令:“公开选举村正里正巷老,每千口选其一,各村正里老共组监督房监督官府各房施政。”
第三五副将听见消息气冲冲来了,这次他是真的生气了,对吕涛这个主将最后一点敬畏都没有了,而是大喊大叫问吕涛究竟想干嘛,如果把官府都承包出去,那把大秦置于何地,他要立马向秦王飞书弹劾……
随着吕涛对军队的掌控越来越大,特别是他手下的五千蓝田精锐被金钱收买,两人矛盾已经日渐尖锐,这样的争吵越来越频繁。
政见不合,理念不和,第三五作为军中副将,弹劾是他的权利,军中裨将级别就有密奏之权。
其实吕涛也看出来了,第三五这个人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投机份子,政治投机份子,吕不韦以为的自己人,其实是人家看上吕不韦的权势,吕涛敢肯定,只要吕不韦倒台,第三五会第一个划清界限背叛。
可两人的矛盾又无法调和,吕涛是真没刻意拉拢过他的蓝田精锐,上次提议混编因为他的反对也置之不提,他反对抽调军兵做工,建好大营后,吕涛也尽量安排蓝田精锐整军备战为主。
可都发军饷,总不至于不给蓝田军士发军饷吧?再说,给斥候探哨提高薪酬标准不应该吗?
八月初,招工如期进行,主要是砖厂和开矿需要大量工人,可再缺人,也顶不住人山人海。
也不知道消息怎么传播这么快,原来预备招工五千,三千烧砖,两千开矿,可这次来了两万余扶老携幼的楚人,好像从地底冒出来似的。
吕昆请示过后直接全部招收,按照劳力强弱,强壮者去开矿,瘦弱者去制砖,包括很多妇孺也去制砖,制大城砖预备着。
八月初,双水城发生两件新奇事,其一为城南军营门口成立了一家钱庄,钱庄经营通存通兑及放贷业务,听说还可以往大秦寄钱。
其二便是城内外重新选举村官,每百口选一代表,不拿薪酬,但可去县府各房自由观政,主打一个热心市民自愿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