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诱敌深入(1 / 2)

王龁手中青铜戈一挥,“哗啦” 一声挑开营帐布帘,腐坏稻米那酸臭气息裹挟着闷热空气,扑面而来,令他眉头紧蹙。他目光扫向地面,半锅夹生饭已凝结成块,黑蚁在陶锅边缘忙碌穿梭,似在争抢这散发异味的残食。王龁用戈刃轻轻挑起一截折断箭矢,箭杆上 “赵” 字的朱砂漆剥落大半,露出泛白木质纹理。他眼神一凛,这刻意做旧痕迹,不仅未让他放松,反而令他握戈的手不自觉攥紧,心中暗忖:赵括这小子,必定设下圈套。可传闻中武安西谷口的赵军粮仓,实在诱人,若能一举拿下,既能挫赵军锐气,又可一雪阏与之败的前耻。

“报!西侧山谷现赵军炊烟!” 斥候的呼喊穿透晨雾,尖锐急促。王龁抬眼远眺,山峦间那若隐若现的灰烟袅袅升腾。他下意识摩挲腰间刻满战功的皮牌,“阏与败绩” 四字此刻仿若带着尖刺,狠狠刺痛掌心。三年前那场败仗,犹如一道难以抹去的伤疤,深深烙印在心底,每至夜深,惨痛场景便如噩梦般萦绕。如今,机会就在眼前,只要拿下粮仓,或许便能洗刷这份耻辱。

“全军加速!” 王龁将令旗猛地挥向前方,声若洪钟,“夺下粮仓者,赏百金!” 号令一出,秦军阵列瞬间沸腾,甲胄碰撞声、马蹄踏地声交织一片。士兵们眼中闪烁着贪婪与渴望,朝着山谷深处狂奔。王龁一马当先,冲在队伍前列,满心想着即将到手的战功荣耀,浑然未注意亲兵腰间新换革带边缘,还沾着赵军营地特有的红泥,这无意间沾染的破绽,恰似一颗暗藏的雷。

赵括稳稳蹲在青石掩体后,山谷中逐渐逼近的喧嚣,如汹涌潮水般一波接一波。烈日高悬,炙烤大地,他身上青铜护甲在阳光直射下,滚烫灼人。为缓解酷热,他在护甲内衬贴上浸过冷水的麻布,可汗水仍顺着额头不断滚落,浸湿鬓角发丝。“告诉弩手,听见梆子响三声再放箭。” 他压低声音,对身旁传令兵耳语,嗓音低沉坚定。余光中,他瞥见墨离在不远处调试改良后的连发弩机。墨家匠师神情专注凝重,指尖在青铜部件间快速舞动,那灵活动作,宛如弹奏死亡序曲,每一次调试,都似在为即将到来的杀戮校准刻度。

秦军前锋踏入谷口弯道瞬间,赵括瞳孔微微收缩,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他见敌军方阵保持三丈间距,行进井然有序,显然吸取了上次中伏教训。但他嘴角仍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心中暗忖:这些看似谨慎的部署,皆在自己算计之中。“让胡骑营再等半刻。” 他握紧腰间虎符,虎符上的云纹深深嵌入掌心,带来微微麻意,却也让他愈发冷静。他深知,这场战斗的每一步,都关乎赵军生死存亡,必须拿捏精准。

第一声梆子响起时,秦军已深入谷地两百步。赵括目光紧紧锁定王龁的帅旗,那帅旗在队伍中央缓缓飘动,仿若暴风雨中的孤舟。他思绪飘远,忆起父亲赵奢临终前的教诲:“用兵如烹小鲜,过急则焦,过缓则生。”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呼吸与心跳,看着秦军前队士兵弯腰查看地上散落的箭矢,脸上露出警惕又好奇的神情。就在这时,第二声梆子清脆回荡在山谷,悠长声响仿若为这场厮杀敲响战鼓。

“放!” 第三声梆子未落,赵括令旗如闪电般挥下。刹那间,千张弩机同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嗡鸣,仿若天地都为之震颤。前排秦军士兵甚至来不及惨叫,便被密集如蝗群的箭雨钉死在盾牌上,身体如狂风中飘落的树叶纷纷倒下。后排士兵惊恐抬头,只见湛蓝天空瞬间被黑色箭簇遮蔽,阳光被全然阻挡,仿若夜幕提前降临。山谷中顿时弥漫恐慌与混乱,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回荡,久久不散。

王龁的战马受惊,前蹄高高扬起,差点踏中插在地上的青铜箭镞。他脸色骤变,扯下头盔,露出满脸怒容与震惊。看着精心编排的方阵在箭雨中支离破碎,士兵死伤惨重,他心中怒火如被点燃的干柴,熊熊燃烧。“结盾阵!” 他声嘶力竭地怒吼,声音因愤怒而沙哑。手中青铜戈在阳光下划出凛冽弧线,寒光闪烁,似要斩断这突如其来的厄运。然而,回应他的是从两侧山壁传来的刺耳号角声,那声音如尖锐匕首,直刺秦军心脏。赵军胡骑如黑色洪流,沿着蜿蜒山道风驰电掣般疾驰而下,马蹄声如雷,大地为之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