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丹手指骤然用力收紧,鹿卢剑的穗子在掌心勒出一道深深的红痕,他此刻心中五味杂陈,百感交集。他忽然忆起今日路过飞骑营时所见之景,胡族少年们在操练场上专注刻着狼头纹,汉人士卒则在箭靶之上精心绘制玄鸟图案 —— 这支部队的军旗之上,早已难以分辨胡汉界限。“相父可知晓,” 他指着赵括案头的《胡垦令》,语气之中带着一丝困惑不解,“其中的自治条款,旧贵族们竟指责你这是‘分割赵地予胡人’。” 嬴丹对旧贵族的这般言论深感困惑,他一时难以理解赵括的良苦用心,也无法确定这样的政策是否会给赵国埋下潜在隐患。
“分地者势弱,合势者力强。” 赵括不紧不慢地展开一幅胡汉通婚的户籍图,图上红笔醒目圈着楼烦族长鄂尔多的族裔记录,那些鲜艳的红圈,仿佛正在娓娓讲述着胡汉融合的动人故事。“当年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之举,所学并非匈奴服饰那般表面之物,而是胡汉合兵的精妙核心。如今赋予胡族自治之权,是要让他们真正成为赵国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非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唯有让胡族深度融入赵国,我们方能凝聚起更为强大的力量,携手共同抵御外敌入侵,奋力开创赵国的辉煌未来。” 赵括的话语,犹如一把精准的钥匙,成功解开了嬴丹心中的重重疑惑,让他对胡汉融合政策有了更为深刻透彻的理解与认识。
更鼓敲过四更,夜已深沉至极点。相府的庖厨小心翼翼地送来胡饼与马奶酒,胡饼散发着浓郁诱人的麦香,马奶酒则弥漫着醇厚醉人的奶香。赵括将温热的酒盏递予嬴丹,陶盏上的玄鸟纹与狼头纹在升腾热气之中若隐若现,仿佛正在静静诉说着胡汉融合的悠久历史。“臣明日便向天下昭告太傅制,” 他望着舆图上逐渐清晰明朗的屯垦线路,眼中满是殷切期待,“平原君定能成为一位出色的太傅,他既熟知旧贵族的规矩礼仪,又深知胡汉融合的迫切必要。有他辅助大王,赵国必定能够在变革之路上稳步前行,一路顺遂。”
嬴丹轻抿一口马奶酒,奶香与墨香在唇齿之间相互交融、萦绕不散,让他感到一阵温暖惬意。他忽然留意到,赵括案头的《胡垦令》之中,“胡族自治权” 条款旁边,还刻着一行细小字迹:“违者,以赵制量器为刑具,刻字于额。” 这熟悉的严苛条款,让他不禁想起赵括当年在玉门关处置通秦商人时所展现出的雷霆手段。彼时的赵括,为全力维护赵国的根本利益,不惜采取极为严厉的措施,让所有人都真切见识到了他变法的坚定决心与无畏勇气。
“三年之后,” 嬴丹忽然展颜一笑,少年的面容在火光映照下,渐渐褪去青涩稚嫩,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成熟稳重与自信从容,“寡人要在河套兴建一座比邯郸更为繁华昌盛的城邑,就命名为‘武灵城’。” 他手指轻轻划过舆图上的黄河弯道,眼神之中充满了无限憧憬与美好向往,“那里的市集,将采用赵制量器统一刻度标准,胡汉百姓的户籍,也将刻在同一块青铜版之上。” 嬴丹的话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他对赵国未来的宏伟壮丽规划,也深切表达了他对胡汉融合政策的坚定不渝支持。
赵括眼中泛起熠熠微光,仿佛已然看到未来的河套平原之上,胡族的羊群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悠然自得地吃草嬉戏,汉地的麦田在微风轻拂下泛起层层金色波浪,二者在同一面玄鸟狼头旗下和谐共生、相得益彰。他深知,幼主的这一决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亲政宣言 —— 并非单纯收回相权,而是将胡汉共荣的新政,深深烙印为赵王与相国共同的伟大事业。这一重大决定,必将为赵国的未来开拓出一条前所未有的崭新道路,让赵国在历史的滔滔长河之中绽放出更为耀眼夺目的光芒。
五更天的梆子声悠悠响起,嬴丹的车舆辚辚驶出相府。车舆的轮子在石板路上缓缓滚动,发出沉闷厚重的声响,仿佛正在细细诉说着这个漫长夜晚所发生的故事。赵括伫立在廊下,静静地凝视着车舆上的双籍纹灯笼渐行渐远,那昏黄黯淡的灯光在夜色之中摇曳闪烁,宛如一颗孤独而坚定的闪烁星辰。他忽然忆起幼主方才抚摸《胡垦令》时的神情 —— 那绝非畏惧权臣的君主模样,而是一位真正深刻理解变法精髓的优秀继任者。赵括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欣慰之感,他深知,自己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并未付诸东流,赵国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希望与光明前景。
书房之内,青铜灯树的灯火已然即将燃尽,火焰变得微弱黯淡、摇曳不定。赵括缓缓铺开新的竹简,在 “三年过渡期” 条款之后郑重添上一句:“太傅监国,相国主政,赵王掌玺。” 他的狼毫笔悬停在 “赵王掌玺” 四字上方,忽然轻声轻笑 —— 所谓权力平衡,从来都不是简单削弱相权,而是要让王权与相权,如同鼎之三足,相互支撑、相辅相成,共同稳稳撑起赵国的辽阔天下。唯有三者紧密协作、相互制衡,赵国方能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之中屹立不倒,实现长治久安的宏伟目标。
窗外,东方已然泛起鱼肚白色,崭新的一天即将破晓来临。相府的卫士们正在有条不紊地换岗交接,新换上的双籍纹甲胄在晨曦映照下闪烁着耀眼夺目的光芒,仿佛正在庄严宣告着赵国新时代的盛大开启。赵括心中清楚,这场彻夜长谈,必将成为赵国新政的关键转折点 —— 当幼主开始深入思考如何将胡汉双籍法巧妙融入王权体系,当相权主动选择退居屯田建设一线,那些曾经在铜鼎之前凝聚而成的胡汉同疆坚定信念,才算真正深深扎根于赵国的朝堂与广袤田野之间。从此以后,赵国将昂首踏上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胡汉融合的伟大政策将在这片古老土地之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绽放出绚丽多彩的繁花,结出累累的丰硕果实。
最后一盏灯悄然熄灭之时,赵括案头的《胡垦令》最终稿之上,“胡族自治权不可剥夺” 的朱砂字迹,在晨曦微光的映照下红得愈发鲜艳夺目,宛如河套草原之上永不熄灭的熊熊篝火,持续照亮着赵国迈向未来的光明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