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飞骑初成(2 / 2)

战斗结束得比预想更快。亲卫押着俘虏,步伐整齐地经过赵括面前。赵括目光扫过俘虏,突然,眼神定格在一人身上,他认出此人曾在招募新兵时查验过那块 “长平” 军功木牌。“赵王给了你们多少赏赐?” 赵括缓缓蹲下身,手中匕首轻轻挑起俘虏下巴,目光中透着威严与审视。那人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吐了口带血的唾沫,恶狠狠地说:“你这逆臣,早晚……” 然而,话还未说完,胡人少年的九节鞭如一道黑色闪电,瞬间缠住他的脖颈。皮革与金属碰撞的声响在寒风中格外刺耳,仿佛为这场冲突画上一个残酷句号。

消息如插上翅膀,迅速传到邯郸。此时,赵王正坐在书房中,专注地擦拭手中青铜剑。剑身寒光闪烁,映照着他冷峻的面庞。当听到 “飞骑营全歼二十名密探” 的密报时,赵王的手猛地一顿,剑锋突然在剑鞘上划出一道刺耳声响,打破室内寂静。丞相蔺相如恰好站在一旁,他俯身捡起掉落的剑穗,看着手中剑穗,思绪不禁飘回到多年前,想起赵括父亲赵奢当年在阏与之战中的英勇风采。那一战,赵奢以少胜多,大破秦军,为赵国赢得无上荣耀。而如今,赵括所率领的飞骑营,似乎也在逐渐崭露头角,展现出强大实力与潜力。与此同时,在遥远的马服邑,飞骑营的训练并未停止。他们开始尝试更为高难度的训练 —— 在马背上同时使用汉弩与胡弓。骑兵们在疾驰的马背上,左手持汉弩,右手拉胡弓,箭矢在空中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火力网,那场面犹如一张死亡之网,令人望而生畏。

冬至那日,寒风凛冽,天空飘着零星雪花。匈奴王庭的使者身着华丽服饰,带着一面巨大的狼皮战鼓,踏入马服邑。当那面狼皮战鼓被敲响,沉闷有力的鼓声响彻整个校场。飞骑营的骑兵们听到鼓声,仿佛受到某种神秘力量召唤,突然策马狂奔起来。他们在鼓点节奏中,灵活变换着阵型,动作整齐划一,犹如一体。赵括站在一旁,眼神专注地观察着。他惊喜地发现,他们的动作不再仅仅局限于汉家传统阵法,而是巧妙融入了匈奴骑兵的灵动与矫健。在这场演练中,飞骑营展现出独特魅力与强大实力。战鼓停顿时,仿佛接到统一指令,三百张弓弩同时指向天空。箭矢离弦瞬间,整个马服邑的天空都被密密麻麻的箭矢遮蔽,宛如一片黑色乌云,压向大地,让人感受到一股强大威慑力。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飞骑营的篝火在城外熊熊燃烧,连成一条蜿蜒红线,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赵括独自一人,缓缓登上信碑所在的高台。他站在高台上,俯瞰整个马服邑,目光落在碑面上新刻的 “飞骑营” 字样上。那三个字在月光映照下,泛着冷光,仿佛在诉说着飞骑营的成长与荣耀。远处,传来悠扬的胡笳声,那声音带着几分凄凉与神秘,与更夫的梆子声交织在一起,渐渐融入马服邑的夜色之中,为这座古老城邑增添了一抹别样韵味。而此时,在邯郸的王宫之中,赵王坐在昏暗宫殿内,将一封密诏递给贴身太监,低声说道:“派人去边境,告诉廉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