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1 / 2)

他脑海中不由自主浮现起皇太子朱标前几天对自己的劝告:

“舅舅啊,您这锋芒太盛的性格能不能收着点?我知道您是真心效忠的,可是皇上那边嘛……您也应该懂,他素喜低调行事的人,要是继续这样张扬下去,早晚会引起反感。”

“以往娘在时还能替你说上两句话,现在呢,再也没有能挡在这中间缓冲关系的人了,所以,为了咱们大明大局考虑,请务必收敛锋芒,约束一下那些底下将士们过于张狂的习气罢。”

这些年来,我与父皇收到的关于弹劾你的奏章,多半都因那些属下而起。

此刻,你千万别再做什么让父皇不快的事了,不然连我也无法庇护于你。”

正因为朱标的一番语重心长,今日蓝玉才会如此震怒地训诫养子。

他也深知自己麾下那些粗糙无礼的武士特性。

虽然今天你给了他们教训,但他们可能不过几天喝几盅酒后,就将此事全然忘却。

不只是他们,蓝玉自身也大抵如此。

\"唉,太子爷的好意,舅舅明白,可我和他们的习性又岂是轻易便能改得过来的。”

蓝玉愁闷地提了一坛酒,大口畅饮。

要想消愁,唯有美酒相伴。

每当想起朱元璋发怒时的情景,蓝玉忧思万千。

恰在此时,一个家仆慌里慌张地跑来报信。

\"老爷,老爷。”

“有啥事这么急切?我又没死!”

原本心情不佳的蓝玉顿时吼了一声。

然而,那仆从却是长期随身护卫他的精兵,丝毫不为所动。

随即赶至蓝玉身旁,说道:“非也,是有宫里的差人来了。”

“来了便来了,何至于惊成这样?真是多此一举。”

蓝玉不满地回应。

\"不对啊,来的是那位郑有伦公公老爷。”

仆人着急地说道。

郑有伦?

听到这个称呼,蓝玉先是一愣,然后立刻站了起来。

在郑有伦的带领下,他穿过重重午门卫戍,走过深邃阴暗的长廊,终于抵达武英殿。

此时皇帝正等候着见他。

\"侯爷,您进殿吧,我就留在外面。”

郑有伦停下步伐,驻足于殿门外如是说。

蓝玉此刻虽心有顾虑,听闻也点点头没在意,便打算步入其内。

然而郑有伦忽又告诫道:“陛下特地下旨,要求您‘滚’进去。”

蓝玉一时哑然。

这时才明白为何这老阉宦不陪他一同进去,竟选择守候在殿外——是生怕见到他一场丢尽脸面、不堪回首的画面啊。

仅凭这一句话就表明如今龙座之上的洪武帝愤怒已极。

硬憋出一丝笑容以示感谢郑有伦。

永昌侯蓝玉这才真真实实地翻滚着进了武英殿。

一路辗转,感觉脚下冰凉的地砖传来的触感最终到达殿宇中央。

不敢抬头仰视,蓝玉马上趴伏在地上高声呼喊道:“微臣蓝玉拜见陛下,万岁千岁……永保天下太平安康!”

但殿内一片沉默,气氛紧张得窒息。

内心煎熬难耐,额上冷汗直流…

良久之后才有动静。

没有说话,先是响起脚步声。

\"咚咚咚…”

尽管声音不大,在蓝玉耳中却犹如擂鼓一般震荡。

\"咚咚咚…”

映入眼帘的是绣着金龙明黄的御靴和一把距地面约三寸的寒芒刺骨的宝剑。

蓝玉目光震动。

\"抬起头。”

朱元璋持剑站立,眼中波澜不惊,淡漠的目光投向蓝玉。

这简短两个字让蓝玉仿佛耳边突然爆响一声尖叫,令人胆寒。

恐惧不断蔓延,慢慢抬起满脸冷汗的头部,“陛…陛下…”

朱元璋没有任何回应,手腕稍动之间,天子宝剑便已然贴住了蓝玉脖子。

冰冷锋利的感触使得蓝玉全身瞬间汗毛倒竖,打了个激灵。

\"陛下,臣实在不知犯了何罪,还请您明示。”

蓝玉跪地哭求。

朱元璋冷冷一笑:“你想明明白白?行,那朕就让你明白。

你说,蓝田与你是什么关系?”

提到蓝田,蓝玉顿时心头一沉,忙回道:“是臣的义子,也是家仆。”

话音刚落,蓝玉立刻反应过来,暗骂自己太大意。

看来这几天朱标太子的提醒果然没错,只是现在已为时太晚。

朱元璋面色愈发阴沉:“很好,既然他是你的人,那朕问你,你可知他的劣行?”

“臣不知...”

蓝玉的声音开始发颤。

\"不知?”

朱元璋猛地站起,“朕的大孙子都被他欺辱了,你还敢说不知!”

听到“大孙子”

三个字,蓝玉如同遭到雷击,整个人僵在当场。

片刻后暴怒而起:“陛下且稍待,臣这便回去将那不肖之徒碎尸万段!”

也不等朱元璋回应,蓝玉快步走出大殿,从侍卫手中夺过一把长刀便径直冲向牢房。

深夜中,蓝玉独坐六部衙门口石阶上,手握长刀闭目不动,周身杀气弥漫。

过往官员见到这阵势,皆吓得绕道而行。

不多时,一名侍郎前来通报:“永昌侯,那蓝田因聚众为恶,强抢民财,已被应天府捉拿入监。”

刹那间,蓝玉双眼精光乍现,握紧长刀问道:“人在何处?”

“那就承情了,将来若是还有机缘,蓝玉定当设下盛大宴席回请。”

讲这番话时,蓝玉心底不由自问,自己还会有将来吗?

哼,不管那些了,先把胸中的怒火宣泄出来再说。

掉过头,踏下石阶,飞身跃上马背。

拽紧缰绳,刀鞘猛地一磕。

\"出发!”

战马有如离弦之箭,顷刻消失于夜幕之中。

侍郎停留在原地,目送他的背影彻底隐没,方才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呼——”

“总算走了,刚才真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他要一刀劈了我呢。”

应天府衙门内。

地下牢房深处。

杨启安坐于木椅,桌上的油灯闪烁着火焰,让他的面容在这阴暗空间里愈发森冷。

\"啪!”

“啊!”

对面之人被铁链牢牢缚在木架,狱卒手执荆棘鞭不断抽打。

\"啪!”

又一次重击。

血肉横飞,那名犯人已经被殴打得晕厥过去,甚至发不出半点声响。

狱卒冷笑着,熟练地提起一侧的水桶,猛地将冷水泼向那人的身躯。

\"啊!”

冰冷的寒意将昏迷者瞬间唤醒。

看着前方带笑的狱卒以及坐于木椅面色阴郁的杨启,对方双目中暴射出狼一般的幽光,疯癫地喝道:

“你姥姥的!杨启,你这东西,有种就把我蓝田怎么着!”

“爷爷倒要瞧瞧,等我家侯爷到来之时,你能怎样交代!”

“来呀!你怎么不来呀!”

杨启斜睨着疯狂叫嚷的蓝田,嘴角冷笑连连。

\"可笑。”

“不过是粗鄙武夫永昌侯,本官为堂堂大明三品府尹,何惧于他?”

以前暂且不表,但此时此刻,杨启已全然不再畏惧蓝玉。

毕竟,他已经进入了皇帝的关注范围。

不论是当初偶然机遇也好,还是朱英果真与朱元璋相熟也罢,总之当下他有了洪武皇帝朱元璋撑腰,并握有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