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1 / 2)

现场顿时嘈杂一片。

“小伙子,你快让开!今天要是不教训教训这个李酸货,我就咽不下这口气!天天一副傲气模样,简直让人忍无可忍!”

汤和满脸愤懑地吼着。

“哈?你以为老夫会怕你这张臭嘴不成?少年人,你还是一边去吧,让他过来,今天倒要看看谁收拾谁!”

李善长毫不相让地反击道。

这让夹在中间的朱英很是为难。

而徐达在一旁冷眼目睹这一切,其实心里何尝不想也冲上去给李善长几拳呢?但他瞄了下朱元璋那阴沉的脸色,暗自摇了摇头——还是看戏安全些。

“小鬼,别拦着,让李善长那狗东西过来!”

“汤和你狂什么,瞧瞧我手里的戒尺!今天让你晓得什么叫圣道尊严!”

“二位都别争了,消停一下好不好……”

就在双方互不让步之际,“嘭”

的一声巨响,朱元璋猛然拍了一下旁边的石桌,整个身子散发着一股骇人的气势,犹如暴怒的猛兽。

“住手!”

他的低吼中带着威严的气息,顷刻之间将全场压制得无声。

汤和与李善长同时打了个寒颤,缓缓转过头来,望向正坐在石凳上的朱元璋,他此刻脸如寒霜,额上青筋尽显。

一股仿佛帝王震怒般的力量席卷开来。

“你...”

“皇...”

俩人惊恐之下差点说错话,慌忙改口:“大哥!”

“老爷!”

朱元璋冷哼一声,双目略显缓和,“你们看看刚刚那副架势,成何体统!若是让外人看到了,还不当你们是街角的地痞无赖,真是给我丢人!”

一通臭骂之后,两人垂头丧气,如鹌鹑般只盯着地面数蚁。

接着他又特别点到李善长:“尤其是你老李,这样还好意思说自己满腹经纶,精通圣贤之道?孔子若知道你这般行径该如何感想?你自己不知廉耻也就罢了,可别带坏了朱英!”

受此责备,李善长羞愧难当,把头深深低下。

而一边的汤和则偷偷窃笑不已。

偏偏朱元璋目光如炬,早把这细微动静尽收眼底,随即又转枪换靶训斥起汤和:“你还笑?你有什么资格笑话别人?再给你一次机会嘲笑试试?”

汤和登时闭口不言。

按常理来说,李善长此时正好趁机奚落汤和方才那般嘲笑自己的举动,但他并未这么做。

因为他明白,此刻的朱元璋作为大明之主,实际上是在偏袒!这不是因为他们俩兄弟情深,而是朱元璋对之前朱英的回答颇为赞赏!

如此一来,自然便对李善长马马虎虎的态度心生不满。

李善长即便察觉到这些也不便多说更不会开口争论,毕竟身为臣子的他,岂敢同皇上理论?

就这么认了吧!

朱英在一旁也察觉到了局势。

待朱元璋骂得差不多了,他赶忙上前替两人缓颊:“祖父大人,别生气了,他们不过是玩笑话罢了,何必当真呢?就饶过他们这一回吧。”

毕竟李善长如今仍是他尊敬的老师,再加上汤和二人都是年长一辈、堪比祖上的长者,朱英心中不忍见他们尴尬失态。

听到孙子求情,朱元璋念及这是自己的嫡长孙,也就略显温和地说:“哼!看在朱英的面子上这次放过你们。

下次若是再犯——你们应该清楚后果!”

“明白明白,大哥,绝不会有下一次。”

“遵旨老爷!”

汤和与李善长连忙拱手致谢,并且暗暗对一旁为他们解围的朱英投以感激的目光。

这些动作自然落入朱元璋的眼底,这也正是他希望看到的结果。

这位由亡妻亲手养育长大的嫡长孙,自己定当倾尽全力助其开辟光明坦途。

而大明开国重臣如李善长、汤和等的忠心亦是必要前提!

朱元璋随手一指旁边的石凳:“坐吧。”

汤和大大咧咧地准备坐下,但李善长这个文人性格拘谨,迟迟不敢就座。

“叫你坐你就坐!还不快点儿!”

朱元璋双目一瞪。

李善长大吃一惊,这才急忙坐好。

可心里还是有些尴尬难耐。

片刻后,朱元璋望向朱英提出问题:“小孙子啊,过去你说皇后是个好人,那你觉得当今陛下怎样?”

提到当今皇帝...这还能随便评说吗?

朱英一时语塞。

徐达三人面露诧异地看着朱元璋。

他们都清楚这是个什么意思,无非就是让嫡长孙夸夸自己嘛。

岂料朱元璋毫不知情,眼中充满期待望着朱英。

朱英略作思索后沉声答道:“祖父,这样的事情我们还是避谈为佳。”

“哦?为什么?”

朱元璋满脸疑问。

“呵呵...您既然身居朝廷高位,想必听过锦衣卫这支队伍?”

“锦衣卫?听说过又能怎样?”

“锦衣卫乃洪武年间设立,负责监视官员言行举止。

我担忧万一有人正暗中监听咱们讲话,如此不智之举实在不宜。”

听完这段话,朱元璋怔住半晌继而哭笑不得,因为他意识到,确实有锦衣卫在外面候着。

不过那些人都只是护卫角色而已,绝不会偷听内部谈话内容。

因此,他又苦笑着安抚朱英:“不用顾虑,陛下待我颇为优厚,我也始终对君王效忠,断无他人窃听咱们的话。

只管讲出你的真心想法便是。”

听完这句话,朱英内心其实是想对老朱头说一句:您老人家还嫩着呢。

在他看来,朱元璋作为大明的开国之君,对待手下的臣子确实太过猜忌,而这或许也是不可避免的。

试想,他手下那些人都谁啊?胡惟庸、蓝玉、周德兴……换成任何一个皇帝,恐怕都会生出防备之心吧?更何况朱元璋原本出身农家,后来又以武夫崛起。

这样一个人,对于官场上的那些贪赃枉法之人简直是恨得咬牙切齿,为此甚至还专门编纂了一本《大诰》,罗列无数惩罚腐败官员的残酷手段,比如“剥皮实草”

之类的骇人听闻之事。

可是即便如此,大明朝堂上仍然有不少贪腐官员,层层盘剥治下的黎民百姓,甚至较之前元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能不让他起疑心吗?这还能不让锦衣卫去监视百官的举止吗?

朱英当然明白这一点,可他也深知不能随便因为几句闲话就把马奶奶的丈夫搭进去,那样未免太对不起马奶奶对自己多年的养育之恩了。

于是他赶紧劝道:“老爷子,这事就别再折腾了。

小心才能使得万年船呀!”

听到这话,朱元璋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哟,这小子懂的道理还挺多嘛!老李,你瞧瞧他这不是不错吗?”

李善长自然懂得揣摩圣意,随声附和道:“那是,咱们公子心地纯良啊。”

“哈哈哈!说得没错。”

朱元璋心情更加愉悦。

另一边,徐达却波澜不惊,毫无反应。

倒是汤和,看到李善长一人受宠独享天恩,便也不甘落后地道了一句:“那还不是因为这是大哥您的孙子啊,能差到哪儿去!”

此言一出,朱元璋的笑容瞬间冻结,目光如刀一般直视汤和,半晌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