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1 / 2)

\"是不是都觉得清闲无事了?赶紧给我回各自的衙门去办公!”

朱标扫视全场,“羽林卫!”

“在!”

周围守候的数百羽林军齐刷刷地响应。

\"送各位大人回到衙门。”

朱标目光冰冷,“若有抵抗者——二十廷杖!”

“诺!”

羽林军应声而动。

顿时,几百名士兵蜂拥而上,将文官一个个抓住肩膀或腋下,强行拖走。

\"殿下……别这样啊!”

“放我下来吧,我们要好好说话啊!”

“殿下,请一定规劝陛下啊!”

看着那群一边被拖走,还一边叫嚷不停的老头子,朱标直翻白眼,心里暗暗感叹:现在总算明白了为什么父皇平时对这群老家伙如此嫌弃。

果然,这群人要是没人管束,就会一直缠着你不放!

他叹了口气,心中感慨万分。

当皇太子,果然是千古艰难之事——上面有个威风凛凛、不容逆鳞的父亲;下面还有一群不停谏言、难以摆平的大臣,一群桀骜不驯、心思复杂的武将……

真是不易啊!

调整了一下心情,朱标抬头看向一旁静立的将领勋贵们:“你们还有事吗?”

那边一群人慌忙拱手道:“无事无事,告退告退!”

转眼间,众武将早已四散而去。

最终,奉天殿前恢复了寂静。

奉天殿与午门间的宽阔广场上,只剩下朱标孤独的身影。

那些服侍的太监,此刻都不在考虑范围内。

他静静地站了片刻,随即转身望向巍峨壮丽的奉天殿,视线落在殿内高高在上的龙椅上的身影。

心底不由自主地涌起一阵长叹。

虽然讨厌的文武大臣们都退去了,但还有个火爆脾气的老皇帝等着跟他算账呢。

这太子的位子啊,真是难当。

尽管心中烦恼,朱标还是无奈地走进大殿,来到中央对着上方的朱元璋行礼:“父皇,还请免去吴良的诏狱之罪吧。

他忠心为大明进言,若就如此让他惨死,恐怕……”

正在埋头批阅奏章的朱元璋听到这话,抬起头来不悦地看着朱标:“恐怕什么?难道那些读孔孟之书的人还敢造反不成?正好这几天心情不好,杀了他们正发泄。”

朱标一时无语,又暗暗叹了口气,恭敬说道:“儿臣并非此意。”

“那你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突然一声暴喝,随手把手中的毛笔狠狠朝朱标掷去。

好在朱标早有准备,见状急忙闪躲才没有被击中。

\"嘿!你小子还敢躲?好得很,咱们今天倒要看看你能躲到哪里去!”

朱元璋脾气一上来,把身边的奏折一本本连续扔向儿子。

朱标哭笑不得地左避右躲,嘴里连连喊着:“父皇,您听我说啊!”

朱元璋却根本不理会:“别给咱罗嗦!看样子你是越来越嚣张了,竟然还敢躲!”

边说边不停砸东西过来。

最终朱标忍无可忍,大声喝道:“父皇!”

话音未落就被一封飞来的奏折正中额头。

\"嘿嘿,看你还往哪躲?”

朱元璋得意地笑了。

可这时朱标也火了,捡起地上奏折就狠狠砸回去。

朱元璋哪会轻易被打中,轻轻一闪就避开了。

\"嘿!臭小子竟敢偷袭你老子!找打是不是?”

朱元璋怒目而视,又要去拿起身边剩下的奏折跟儿子斗下去。

朱标气得胸膛起伏不定,几乎是咬牙切齿地吼道:“够了父皇!您闹够了吗?您的性子使够了吗?您是皇帝没错,更是开国之君。

然而上自先秦以降,两汉隋唐宋元诸朝皆称天子,可最终不都成了过往云烟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父皇当真明白今日您的旨意将对江山带来何等震荡?以前事事我都顺着您的意让您任性胡来,唯独今日这事,儿臣绝不能坐视不理!朱英该赏,自然可以赏,但这不是您这样的方法!倘若再执意妄为把好不容易才安定几年的大明重拉回前朝那样的乱世,那时莫怪儿臣不孝了!”

朱标抬起头,双眼坚定地注视着高座之上的父皇,语气刚毅且果断地说道。

朱元璋听了之后,不但没有愤怒,反而面上还浮现一丝饶有兴致的神情。

\"哦?咱们的好太子爷,你倒是说说看,怎么个不孝法?”

朱标闻言:……关键在于这个吗?老头子,你到底会不会认真听别人讲话?能不能抓重点?

其实呢,方才朱标不过是情绪一急下的无心口快,至于如何不孝顺,他根本从未细想过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