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2 / 2)

“朱重八!我告诉你,只要我还活着一天,只要我发现你错了,我就一定会指出!你要是敢封我的坤宁宫、废掉我的皇后之位试试。”

回忆至此,朱元璋似乎感觉自己的妹妹依然站在身旁,说着:“朱重八,我们家大孙子都叫你不喝了,你还不听话?”

此时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了微笑,挥了挥手连声说:

“不喝了,妹子,我不喝了。”

朱英顿时一脸疑惑:

“妹子?我可不是妹子啊。”

当他注意到朱元璋眼神中流露出浓浓的回忆神情时,朱英顿时醒悟:老朱口中的妹子,正是自己的祖母马奶奶。

是的,他很想念她,我也想念她……

自洪武十六年的春天开始,

京城附近各地的守卫部队一队又一队的大明精锐集结于长江畔,乘坐船只北上抵达北平。

直至二月初六,京城附近的将士已经全数登船出征。

而到了今天,也就是洪武十六年,春二月十一日。

轮到朱英出发了。

依旧是那个浩荡奔腾长江边上,

望着那三千名在铁铉与盛庸指挥下的将士陆续登上船只。

仅仅半小时之内所有人就已经上了船。

缓缓转身,注视着眼前的太子朱标,低声说道:

“我们要启程了,你回吧,要好好照顾那个老头子。”

朱标点了点头回应道:

“去吧,放手去做就好。

我和父皇会在应天等候你胜利归来的时刻。”

朱英微微点头,向着这位养父郑重地深深弯腰行礼后转身踏上甲板。

蓝玉、常茂两人也随之向朱标行礼告别随后登上战船。

随即传来命令:

“起锚!”

“升帆!”

乘风破浪的大风刮起,推动着战船扬帆而去。

朱英稳立船头,回头望了望仍然伫立于江边上的朱标。

然后把目光投向了离江岸一里外的一座小丘。

那里隐约可见一道熟悉的身影——老朱。

尽管他没有来到江岸边为朱英送行,但朱英心里明白朱元璋一定来了。

可能是舍不得让自己心爱的孙儿就这么出征吧,

亦或是不想让孙儿看到自己感伤的一面。

朱英盯着远方的老朱轮廓深深吸了一口气,举手朝着天空大声呼喊:

“大明必胜!”

紧接着身后的数千士兵纷纷响应齐声高喊:

“大明必胜!”

“大明必胜!”

“大明必胜!”

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回荡于滔滔江水之上,并远远传至山丘所在。

朱元璋背负双手听着这震撼人心的呼声脸色逐渐晴朗起来,嘴角悄然浮现一丝笑容轻声嘟囔着:

“好小子。”

“说什么大明必胜?哼,必定能够万世辉煌!”

船顺着江水向前。

不像过去那些北上之人如徐达等人需要绕路沿大运河前行。

这次朱英带着三千人乘船直达无尽的汪洋之中。

接着顺海路南下,在福建与由汤和统领的水师会合。

这便是发生的事情,于洪武十六年的二月十六日成真。

海面上映入眼帘的是无数点帆影,两百艘巨大的宝船排列整齐,每艘长四十四丈四尺、宽达十八丈;还有五百艘中型宝船,长约三十七丈、宽十五丈,再加上超过千艘的运粮船,浩浩荡荡地铺满大海,仿佛形成了一个浮动的城邦。

见到这般壮观场景,三千护卫队员全都惊得合不拢嘴。

连蓝玉、常茂等大明顶尖勋贵都被深深震撼。

毕竟对于这些习惯脚踏实地的人来说,何曾见过这样震撼人心的海上奇观?就算是从小生长在海边的人,估计一辈子也难见到这样的盛况。

放眼当今天下,能够展现出如此宏伟场面的,唯有驻扎在福建的大明海师。

待众人登陆,龙五冷着脸紧跟身后,朱英来到了海师大都督所在的军帐前。

\"你们是谁?”

守卫在帐外的两名士兵手持长戟上前一步拦住去路,并大声喝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