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刘总站起身来,率先朝着房间门口走去。林青和薛羽对视一眼,也紧跟着刘总,一同来到了一楼最里面那个相对比较偏僻的房间。
一进入房间,林青和薛羽就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各种用于金属材料测试实验的仪器、化学药剂以及各式各样的瓶瓶罐罐,整齐地摆放在房间里,给人一种专业而又神秘的感觉。
刘总并没有让研究员们亲自上手操作,而是迅速换上了一套专业的防护装备,准备亲自动手使用切割机来切断铁链的一部分。
他熟练地启动了切割机,高速旋转的切割片与铁链接触时,发出了刺耳的摩擦声。然而,尽管刘总全力以赴,切割片都已经被磨损殆尽,但铁链上仅仅留下了一个浅浅的切口,整条铁链并没有因为长时间的摩擦而过热,其表面的温度依然保持着冰凉。
刘总眉头微皱,显然对这个结果感到有些意外。他停下手中的工作,转头对身旁的研究员说道:“把等离子切割枪拿过来。”
研究员们立刻行动起来,将等离子切割枪递给了刘总。刘总接过切割枪,调整好参数后,再次将枪口对准了铁链。
等离子切割枪喷出的高温等离子束与铁链接触,瞬间产生了耀眼的火花。刘总来回移动着切割枪,经过五六次的切割,终于将铁链彻底分开。
接下来,各种先进的仪器被搬了出来,对铁链的材质、硬度、分子结构、耐腐蚀性、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测试。
经过一番紧张的检测,最终的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这条铁链既不是普通的铁,也不是常见的钢,它似乎不属于目前已知的任何一种金属种类。而且,这种材料的塑形难度极大,必须在两三千多度的高温下进行锻打才能使其成型。
刘总与研究员们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无奈。不过,他们并没有气馁,而是立刻返回办公室,开始对武器的样板进行进一步的调试。
他们以暴君刀和唐刀为模板,在其中添加了一些其他材料,然后计划通过高温锻打的方式来打造几把新的刀具。这些刀具不仅要简洁实用,还要具备良好的耐磨损性能,并且搭配上K鞘,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易用性。
然而,由于这种特殊材料的塑形难度较大,即使一切顺利,最快也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这批刀具的制作。
就在林青和薛羽准备起身离开的时候,刘总突然热情地邀请他们一同共进晚餐。面对刘总的盛情,两人不好推辞,便欣然应允。
餐桌上,三人相谈甚欢。在愉快的交流中,他们逐渐了解到刘总的一些个人经历。原来,刘总本名叫刘刚,他的家族世代传承着打铁的手艺。凭借着这份祖传技艺,刘刚早年辛勤劳作,挣得了一些微薄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