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薛羽条件要求的场所仅有地下避难所与山地避难所这两种选择。对于他而言,最为关键的考量因素便是绝对的防护措施以及高度的隐蔽性。唯有确保了这两个首要条件之后,他才能进一步去思考其他方面的事宜。
首先,供电系统必须稳定可靠。无论是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还是传统的燃油发电,都要保证足够的电力供应,以维持避难所内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转。其次,通风系统也至关重要,它需要有效地将新鲜空气引入并排出浊气,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此外,完善的水循环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净化和回收水资源,实现水的循环利用,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外部水源的依赖。还有过滤系统,能够去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水中的杂质,保障个人的健康安全。
从结构上来看,避难所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面之上修建两层建筑,其主要用途在于伪装和放哨。这里可以设置一个车库,方便车辆的停放和进出;同时还可以建造一些诸如了望塔之类的简易设施,以便及时发现外界的异常情况。而地面之下则深入挖掘四层空间,其中最底层被设计成为整个避难所的核心系统区域,集中管理和控制着所有的能源、通讯及安防等关键设施。其余的几层分别规划为不同功能的区域:有供人们休息放松的休息区,配备舒适的床铺和安静的环境;有专门用来存放各类武器装备的区域,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状况;有用于存储大量生活物资和应急食品的物资储存区,确保在长时间与世隔绝的情况下仍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另外还有提供娱乐消遣的娱乐设施区,如电视、游戏机等,帮助人们缓解压力和打发时间;最后是鼓励大家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状态的健身活动区,设有简单的运动器材。总之,这个避难所经过精心布局和合理安排,最终建成了一个能够容纳五至六人长期生存和避难的坚固堡垒。
正所谓“低调奢华有内涵”,然而在这末日之中,仅仅做到这点远远不够。还得时刻警惕着那比怪物、丧尸更为恐怖的存在——人心!毕竟,谁也无法预料,在自己浴血奋战之时,那背后捅来致命一刀的究竟会是谁?
薛羽对此心知肚明,所以他绝不愿意让自己在前方拼死拼活之际,却遭自家人暗下毒手。要知道,即便是如今身处和平年代,人吃人之事亦屡见不鲜,只不过其形式发生了变化罢了。正因如此,薛羽才会对避难所的人数做出严格限制,仅允许容纳五至六人,哪怕再多一人都绝不可以。
其实倒也怪不得薛羽自私无情,实在是充当拯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中的圣人或大善人之角色太过辛苦与烦人。况且话说回来,就 cZ 市目前的情况而言,能够完全符合薛羽各种苛刻要求与条件的地点着实少之又少。这些地方既不能离市区过于靠近,以免受到过多干扰;但又不可相距太远,否则物资的运输及储存都会成为棘手难题。如此一来,也就唯有将目光投向郊区周边那些相对合适之地了。